-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胆管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疾病,发病时间较长时需要重视。其形成与胆汁成分异常、胆道感染、胆管狭窄、胆汁淤积、饮食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胆汁成分异常:胆汁中的胆固醇、胆红素等成分比例失衡,容易形成结石。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胆固醇食物摄入来改善。 2.胆道感染:细菌感染导致胆汁性质改变,促进结石形成。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感染治疗。 3.胆管狭窄:胆管狭窄使胆汁流通不畅,增加结石风险。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扩张胆管。 4.胆汁淤积:胆汁排出受阻,淤积在胆管内,易形成结石。可服用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促进胆汁排泄。 5.饮食:长期高脂、高胆固醇饮食易诱发胆管结石。应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均衡。 总之,胆管结石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注意调整生活和饮食习惯,预防结石复发。
2025-01-23 18:4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手术疗法是治疗胆石症的重要方法,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当胆石症患者临床上出现严重的梗阻,感染和黄疸,发生中毒性休克及肝脏并发症,或是胆道梗阻,感染长期反复发作,经过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另外,有些病人胆囊结石较大,症状发作频繁,或是胆管因结石反复感染,怀疑肝脏损害时,治疗原则是尽早手术清除结石,切除病变的胆囊.非手术治疗的手段很多,诸如中药,针灸,口服溶石药物,体外震波碎石等等,以金钱草,茵陈,大黄等中药组成的排石汤及通过耳针刺激胆汁分泌和调整胆道的舒缩活动,在一部分病人中取得了排石效果,但这种方法还不能使多数病人排净结石,如果结石较大,质地坚硬,排出就很困难,在胆囊内的结石由于胆囊管纤细,排石效果也不理想,因此临床医生认为胆管结石直径大于1.5厘米,胆囊结石大于0.5厘米,一般不适合非手术治疗.
2016-02-22 04:3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您好,胆囊结石主要是胆固醇结石或者是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其病因十分复杂,是许多综合性因素所致.目前认为其基本因素是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易于沉淀析出和结晶而形成结石此外,胆囊收缩能力减低,胆囊内胆汁淤积也有利于结石形成.此病对于老年人,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等人术后很容易复发.特别是肥胖的女性,40岁以上的尤其容易复发.所以术后还是要定期复查一早起发现结石复发,如果有的话可以做ERCP取石,也就是像做胃镜一下从鼻子插根管子到胃里,然后把石头出去来,还有就是可以再次手术治疗,手术可以取出石头,也可以把胆管和肠子接起来,至于您说的中医目前还没有好的办法来把石头打掉,鉴于其发病原因,为了防止术后复发,这种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我们一般不主张食用,这更容易导致复发.当然还有其他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也一样.希望您能自己鉴别哪一类的食物含胆固醇较高.
2016-02-21 19:5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胆结石病因:不吃早餐,是引发胆囊结石的一个重要诱因.早晨空腹时,胆囊内的胆汁经过一夜的贮存,胆固醇饱和度较高.在正常吃早餐的情况下,胆囊收缩使胆固醇随胆汁排出,同时分泌新的胆汁,会降低胆囊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使结石不易形成;如果不吃早餐,胆囊就不会收缩,胆汁贮存的时间过久,导致其中的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容易引起胆固醇沉积,逐渐形成结石.胆结石治疗:您好,可以用药治疗,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迅速增大,那么就得手术治疗比较彻底。用药可能会慢一些,平时少吃鸡蛋和油腻食物。医生建议:改变料理方法:烹调食物少用油煎、油炸,尽可能采取煮、炖、清蒸的方式,油品的选择以植物油为主;至于调味料方向,一些重口味的调味品如辣椒、咖哩,能不用就不用。"
2016-02-21 09:2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