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石磊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心内科
-
心肌缺血可能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骤停等病变。 1. 心绞痛:心肌短暂缺血缺氧引起胸痛,多在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发作。 2. 心肌梗死:心肌严重持久缺血导致心肌坏死,症状剧烈且持久。 3. 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影响心脏电活动,出现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 4. 心力衰竭:长期缺血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5. 心脏骤停:严重缺血可致心脏电活动紊乱,引发心脏骤停。 心肌缺血病变危害较大,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如胸痛、心慌等,应及时就医,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同时,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2025-04-01 18:1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种.治疗可选择硝酸脂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脂或其缓释剂型),作用为扩张心脏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还应该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伐他汀,辛伐他汀)一方面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一方面稳定动脉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形成血栓,造成中风等.
2016-01-31 06:0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