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何建行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胸外科
-
心脏房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心房提前发生的搏动。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生理因素、心脏疾病、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神经功能失调等。 1.生理因素:如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等,可引起短暂的房性早搏,一般去除诱因后可恢复。 2.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易导致房性早搏。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类、拟交感神经药物等,可能引发房性早搏。 4.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失衡时,可影响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导致早搏。 5.神经功能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或迷走神经兴奋性改变,也可能诱发房性早搏。 总之,心脏房性早搏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果偶尔出现且无明显症状,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频繁发作或伴有明显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去除诱因、药物治疗或其他针对性治疗。
2025-03-23 16:0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庄棋军 医师
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房性期前收缩即房性过早搏动,又称房性早搏、房早。它是起源于心房异位提前的心脏搏动,非常普遍。房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很高,仅次于室性期前收缩,可见于任何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以及异常的神经体液状态时此外,心脏正常的健康人也较多见房性期前收缩,其常无明确诱因,可短时或长时间出现。
2016-01-20 14:3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