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冰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一科
-
看到喜欢的食物和东西时出现抽搐,可能是由精神心理因素、神经发育不完善、电解质紊乱、脑部疾病、遗传因素等引起。 1. 精神心理因素:过度兴奋或紧张可能导致神经调节失衡,引起肌肉抽搐。比如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或情绪波动较大。 2. 神经发育不完善: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兴奋的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3. 电解质紊乱:体内钙、镁等电解质失衡,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可能引发抽搐。 4. 脑部疾病:如癫痫、脑部肿瘤等,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异常放电,引起抽搐。 5. 遗传因素:部分人可能由于遗传基因的问题,存在神经系统的易感性,容易出现抽搐症状。 总之,出现这种抽搐症状需要引起重视,建议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3-18 13:2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抽搐的原因有很多种,如果抽搐时有发热,感冒等症状,需要考虑高热惊厥,脑炎,脑膜炎等情况.如果抽搐的时候没有发热,抽搐的时候会尖叫哭闹,则需要考虑婴儿痉挛征.反复频繁无热抽搐,还要考虑癫痫可能.另外还有就是电解质紊乱,比如低钙是其中一种.抽搐的病征太多,所以建议你千万要及时就诊,仔细观察孩子的抽搐情况,什么时候,和什么有关系就发生了抽搐,抽搐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有没有大小便失禁,有没有精神意识改变,持续多长时间能够停止,是自己停止还是需要处理,抽搐停止后孩子的精神情况如何.抽搐问题非常大,有可能遗留后遗症或者致命,一定要立刻就诊,最好是抽搐急性期或者刚刚抽搐结束去,一定要完善水电介质,血钙,血磷,血镁,头颅CT,最好是作24小时脑电图等检查,如果你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带孩子到北京儿童医院神经专业就诊,那里经验比较丰
2016-01-17 20:4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抽搐? 抽搐(tic)是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的不自主的肌痉挛收缩,且带有关节运动。多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随意运动的丧失。临床表现多为四肢和躯干骨骼肌强直性收缩或阵挛性收缩,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多伴有意识丧失,常反复发作,轻者为局限性抽搐。为躯体或颜面某一局部连续性抽动。抽搐来之较急,大多到急诊室就诊,可见于多种疾病,且多为严重阶段,平时需要我们熟记能引起抽搐的各个系统疾病及其他们的抽搐特点、伴随症状,全面有序的进行各个系统检查,尽早做出病因诊断。异常的肌肉收缩来自肌肉、周围部位或非神经系统任何水平的障碍,单纯来自肌肉的收缩一般指发生于局部肌束的颤动而无关节的运动,如肌束颤动、肌肉颤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