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徐云生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
湿热下注是中医常见病症,可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生活习惯、中医理疗等来调理。 1.饮食: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薏米、红豆、冬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甜食等易生湿热的食物。 2.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瑜伽等,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湿热。 3.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龙胆泻肝丸、二妙丸、四妙丸等药物清热利湿。 4.生活习惯:保持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干燥。 5.中医理疗:如艾灸、拔罐、刮痧等,有助于疏通经络,排出湿热。 调理湿热下注需要综合多种方法,且要长期坚持。同时,在调理过程中,如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3-16 13:4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你好,湿热下注是指湿热流注于下焦,主要表现为小便淋涩赤痛,少腹拘急,会阴部胀痛,尿道口摘白浊,身重疲乏等等。指导意见:对于湿热下注,可以服用清热利湿的龙胆泻肝丸,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2016-01-14 12:2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湿热下注,病证名。指湿热流注于下焦。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身重疲乏、舌苔黄腻、脉濡数等。临床多见于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白带、下肢关节肿痛、湿脚气感染等症。治疗大法宜清热利湿。
2016-01-14 07:1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湿热下注指湿热流注于下焦。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身重疲乏、舌苔黄腻、脉濡数等。症见小便淋涩赤痛,少腹拘急,会阴部胀痛,尿道口摘白浊,舌苔黄腻,脉滑数。临床多见于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白带、下肢关节肿痛、湿脚气感染等症。治宜清热利湿,可服用龙胆泻肝汤等中药。
2016-01-14 04:0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湿热下注,病证名。指湿热流注于下焦。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身重疲乏、舌苔黄腻、脉濡数等。症见小便淋涩赤痛,少腹拘急,会阴部胀痛,尿道口摘白浊,舌苔黄腻,脉滑数。临床多见于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白带、下肢关节肿痛、湿脚气感染等症湿热下注是一个中医的术语。中医认为,膀胱系津液之府,湿热蕴结于下焦,下注膀胱,湿热阻于肾与膀胱,导致肾与膀胱气化失常,则水道、小便不利,泄时涩痛,尿赤,尿浑浊,小便频数,淋沥不畅(即尿频、尿急、尿短少、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临床可以根据辨证用五淋散、萆解分清饮、黄连解毒汤等等加减治疗。
2016-01-14 03:5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