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心律失常如何解读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平均心率是80bpm,最小心率是53bpm,最大心率是120bpm,发生于11:32.大于2.5秒的停搏0个。室性早搏有25426个,有0阵室速和0次成对室早,有1928阵室性二联律和45阵室性三联律。室上性早搏有0个,有0阵房速,有0阵室上生二联律和0阵室上性三联律。共有房颤(房扑)0分0秒。st段总计0分钟。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宇 副主任医师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脏电生理异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二联律、三联律等情况。其原因多样,如心肌病变、电解质紊乱等。治疗需综合考虑,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1. 疾病原理: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意味着心脏传导系统中右束支的传导出现障碍。室性早搏则是心室提前激动。这些异常可能由心肌缺血、心肌病、电解质失衡等引起。 2. 症状表现:患者可能会有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黑矇、晕厥。 3. 检查方法:通常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4. 治疗方法:药物方面,可使用美托洛尔、胺碘酮、普罗帕酮等。非药物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如避免劳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等。 5. 日常注意:患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总之,对于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心律失常,需要综合评估病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注重日常的养护,以改善症状,预防病情进展。
2025-03-03 07:1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室性早搏的预后取决于早搏出现的类型、是否触发快速性心律失常及患者器质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在不同的人群其预后是不一样的。治疗室性早搏依赖于是否有心律失常相关的症状及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对确有症状而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首先应予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无效者予以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由于负作用较小而作为最常用的一线药物,其治疗主要目的在于减轻症状,而不是早搏的完全控制。如上述药物治疗无效可干脆放弃药物治疗。对于少数起源于特殊部位的早搏(如右室流处道),在一线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射频消融治疗。疗并不降低总体死亡率及猝死发生率,在无症状时也无需药物治疗。但如确有症状还是需要积极治疗的。
2016-01-03 12:3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你好,早搏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早搏起源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房性,室性和结性.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其次是房性,结性较少见.早搏可见于正常人,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排除这些病因的情况,如果是频发的,还是有必要考虑射频消融手术来根治的,
2016-01-03 04:3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良性早搏,无需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病人需要的是耐心的解释和安慰。对于与早搏相关症状明显的病人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如:β阻滞剂、心律平、美西律等,而不提倡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亦不提倡用胺碘酮。因为胺碘酮除了对心脏本身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外,其肺毒性和甲状腺毒性常常是不可逆的。需要明确的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无需长期服用,用药的目的是暂时减少早搏,缓解症状,以使患者逐渐适应和耐受;且尽量不要用早搏次数或动态心电图的方法来评价所谓的“治疗效果”。
2016-01-03 02:5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这个有一定严重性,如果症状明显需要积极治疗,以免贻误病情,感谢你的咨询
2016-01-03 00:1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