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有哪些?
我母亲前段时间常常感到口渴,乏力,小便增多,带她到医院检查,检查出患有糖尿病,虽然在平时接触过很多患糖尿病的人,但自己对这方面却不了解,我现在想多了解点有关糖尿病的知识。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升高。其发病与遗传、生活方式、环境、自身免疫、年龄等因素有关。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 1.遗传:糖尿病具有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患病风险可能增加。 2.生活方式: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不良生活习惯易导致糖尿病。 3.环境:病毒感染、化学毒物等环境因素可能损伤胰岛细胞,引发糖尿病。 4.自身免疫:身体的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细胞,影响胰岛素分泌,导致糖尿病。 5.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减弱,易患糖尿病。 6.药物: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等可能影响糖代谢,诱发糖尿病。 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非常重要。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积极治疗,改善生活方式,以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
2025-02-27 06:2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您好:很可能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建议及时眼科检查.说到底,糖尿病就是损害全身大血管会并发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糖尿病足;微血管会并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一旦并发症出现,说明病情已经很严重.我们常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是潜移默化,慢慢发展而来.慢性并发症是可怕的,但是,只要正规治疗,就会得到良好的控制,建议您到糖尿病专科医院综合治疗,不要认为吃点降糖药就可以控制病情.祝您早日康复!
2015-12-31 13:3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过食厚味积热伤脾,脾就是胰腺,又称胰岛,脾伤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胰岛素不足不能充分转化吸收食入的葡萄糖,血液中含葡萄糖过高称高血糖.先天不足.性生活不节制.或其它原因引起肾虚不能封藏,大量蛋白质.葡萄糖等营养物质流失,使机体缺乏营养,首先心肌缺血,循环不好,内脏各组织欠养,功能减退,气滞血瘀,心.脑.下肢血管极细部位先出现并发症,继而全身.......瞳仁属肾,肾亏当然视力下降,肾水不足,不能养肝,肝火过旺会导致视力不清.以上可知,糖尿病是消耗疾病,大量的营养成分消耗,又不能恢复所以衰老很快!!!如采用中西结合的办法治疗,你完全可恢复健康.中医治本可使人体增强免疫力,内脏功能恢复正常.西医治标,暂时控制血糖,给中医治本起到了急先锋与养护的作用.这样中西配合在治疗过程中不使身体受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中医中药奥妙无穷,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中医可使组织更新与再生.如:肿瘤西医切除,中药可化解.再如:很多大医院不能治愈的慢性病患者用单方就治愈了.上千种中药任由医生使用,治不好病说明医术不精!病因:过食厚味积热伤脾,脾就是胰腺,又称胰岛,脾伤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胰岛素不足不能充分转化吸收食入的葡萄糖,血液中含葡萄糖过高称高血糖.先天不足.性生活不节制.或其它原因引起肾虚不能封藏,大量蛋白质.葡萄糖等营养物质流失,使机体缺乏营养,首先心肌缺血,循环不好,内脏各组织欠养,功能减退,气滞血瘀,心.脑.下肢血管极细部位先出现并发症,继而全身.......找到病的根源,辨症施治,自然可愈:细心诊断+合理用药+患者配合治疗=健康身体.因为机体严重缺乏营养,所以不需严格忌口,只要不吃糖就可以.锻炼要因人而宜,体质太弱的要适当活动,不可劳累!只要您有信心,胜利属于您!祝您早日康复!
2015-12-31 08:3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你好,葡萄糖因为葡萄糖增高,组织的无氧酵解增加就会形成酮体.
2015-12-31 04:5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在饥饿,各种原因引起的糖代谢发生障碍脂分解增加及糖尿病酸中毒时,因产生酮体速度大于组织利用速度,可出现酮血症,继而发生酮尿 定性试验:阴性 酮体阳性可能有以下情况: 1.糖尿病病人,糖尿病酸中毒时会出现强阳性(+++以上),此时应引起注意,易发生中毒性昏迷,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严重呕吐,腹泻,长期营养不良,饥饿,剧烈运动后. 3.妊娠妇女因妊娠反应而剧烈呕吐,子痫,消化吸收障碍等. 当你的身体不能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时,就会动用脂肪分解产生能量,而此时就会出现一种叫做酮体的酸性物质,如果酮体在体内积聚太多将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昏迷.因此,糖尿病人尤其是1型糖尿病人应能够自我监测尿酮体,以便及时发现体内过度的酮体积聚. 下述情况下应测定尿酮体: *当出现下述情况时,请自测尿酮体: 血糖超过240mg/dl 因各种原因停止治疗时 伤风感冒或身体不适 患感染性疾病 手术前后 呕吐或胃部不适 妊娠 极度紧张 *测定方法-自测尿酮体可用试纸法: 将试纸插入尿样品中. 按说明书要求等数秒钟. 将试纸与包装上的标准板比较. 记录测试结果. 注意:如果尿酮体在"++"或40mg/dl以上,应迅速到医院就诊
2015-12-31 02:2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