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摔伤致腰椎滑脱,这病咋回事?
你好大夫,我老家农村来了个亲戚到我这来看病,他在工地干建筑,在一次外墙保温干活时不小心摔伤了,当时没有起来,是工友们给送到医院去了,医生诊断为,腰椎滑脱,没听过这种病啊,只听过要脱。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腰椎滑脱是一种脊柱疾病,主要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退行性改变、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患者可能出现腰痛、下肢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病因: 先天性发育不良:椎弓根峡部先天性骨不连,导致腰椎稳定性差。 创伤:如高处坠落、严重的外力撞击等。 劳损:长期重体力劳动,腰部过度负重。 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增长,腰椎关节退变,韧带松弛。 病理性骨折:腰椎部位的骨骼疾病导致骨折,进而引发滑脱。 2.症状: 腰痛:多为持续性钝痛,劳累后加重。 下肢疼痛麻木:神经受压引起。 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无力、疼痛,需休息缓解。 3.检查: X 线:可初步判断滑脱程度。 CT:更清晰显示骨骼结构。 MRI:了解神经受压情况。 4.治疗: 保守治疗:卧床休息、佩戴腰围、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如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腰痛宁胶囊)等。 手术治疗:滑脱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时,进行手术复位固定。 5.康复: 加强腰背肌锻炼:如小燕飞、五点支撑。 避免弯腰搬重物。 定期复查。 腰椎滑脱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25-02-23 16:4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你好,腰椎滑脱的发病率在不同的地区有所差别,可能与种族、基因遗传有关,据报道,在欧洲为4~6%,在我国约为4.7~5%;在所有的腰椎滑脱中,由峡部崩裂引起的滑脱约占15%,退行性腰椎滑脱约占35%。在我国腰椎滑脱的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占85%;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9:1。腰椎滑脱最常见的部位是L4~L5及L5~S1,其中腰5椎体发生率为82~90%。[1][2]疾病分类 一、先天性滑脱 先天峡部发育不良,不能支持身体上部的重力,多伴L5S1脊柱裂。 二、峡部性滑脱 椎体前滑后部结构基本正常,由峡部异常导致的滑脱。分为两型:a峡部分离:峡部疲劳骨折;b峡部仅仅拉长而没有断裂,仍保持连续性。 三、退行性滑脱 由椎间盘退变引起,多见于中老年人。 四、创伤后滑脱 严重急性损伤骨性钩部区,伴椎弓根骨折。 五、病理性滑脱 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导致小关节面骨折或拉长。 六、医源性滑脱保守治疗 I度以下的腰椎滑脱,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腰背肌锻炼、戴腰围或支具;可进行适当有氧运动以减轻体重;禁止进行增加腰部负重的活动,如提重物、弯腰等;此外还可结合物理治疗如红外、热疗;如有疼痛等症状可口服消炎止痛药如西乐葆、芬必得等对症治疗。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包括: 1.Ⅱ度以下的腰椎滑脱,出现顽固性腰背部疼痛,或原有的下腰痛症状加重,通过正规的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 2.伴发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出现下肢根性放射痛及间歇性跛行,或出现马尾神经受压的症状; 3.病程长,有逐渐加重趋势; 4.Ⅲ度以上的严重腰椎滑脱。 二、手术方式: 1.神经减压术主要目的是充分让神经根减压,可通过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减压,如果椎板切除不可避免,则必须附加脊柱融合术。而如果腰椎滑脱的症状是由腰椎不稳引起,而不存在椎管狭窄的情况,则只需腰椎融合固定而不必椎管减压。复位术操作过程图例2.脊柱融合术长期的稳定性有赖于坚强的生物性融合。脊柱融合的方法很多,按照植骨的部位可分为:椎间融合、后外侧融合、椎体环周360°融合等;按手术入路椎间融合又可分为前路椎间融合与后路椎间融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目前以后路TLIF手术为主流手术,即经单侧椎间孔椎间融合手术。 3.腰椎滑脱复位术目前主流观点如果能够复位尽量复位,因为可以重建正常的腰椎及神经根的解剖位置。但不主张扩大手术强行完全解剖复位,因为长期形成的腰椎滑脱,其周围结构发生了相应改变,具有对抗牵拉、维持滑脱的固有应力,强行复位不仅难以完全复位,而且会破坏已适应的解剖关系,易导致术后神经根紧张、神经牵拉损伤等并发症。 4.脊柱内固定术主要包括坚强融合内固定。复位术后X线检查
2015-12-28 08:2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腰椎滑脱的发病率在不同的地区有所差别,可能与种族、基因遗传有关,据报道,在欧洲为4~6%,在我国约为4.7~5%;在所有的腰椎滑脱中,由峡部崩裂引起的滑脱约占15%,退行性腰椎滑脱约占35%。在我国腰椎滑脱的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占85%;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9:1。腰椎滑脱最常见的部位是L4~L5及L5~S1,其中腰5椎体发生率为82~90%。[1][2]疾病分类 一、先天性滑脱 先天峡部发育不良,不能支持身体上部的重力,多伴L5S1脊柱裂。 二、峡部性滑脱 椎体前滑后部结构基本正常,由峡部异常导致的滑脱。分为两型:a峡部分离:峡部疲劳骨折;b峡部仅仅拉长而没有断裂,仍保持连续性。 三、退行性滑脱 由椎间盘退变引起,多见于中老年人。 四、创伤后滑脱 严重急性损伤骨性钩部区,伴椎弓根骨折。 五、病理性滑脱 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导致小关节面骨折或拉长。 六、医源性滑脱保守治疗 I度以下的腰椎滑脱,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腰背肌锻炼、戴腰围或支具;可进行适当有氧运动以减轻体重;禁止进行增加腰部负重的活动,如提重物、弯腰等;此外还可结合物理治疗如红外、热疗;如有疼痛等症状可口服消炎止痛药如西乐葆、芬必得等对症治疗。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包括: 1.Ⅱ度以下的腰椎滑脱,出现顽固性腰背部疼痛,或原有的下腰痛症状加重,通过正规的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 2.伴发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出现下肢根性放射痛及间歇性跛行,或出现马尾神经受压的症状; 3.病程长,有逐渐加重趋势; 4.Ⅲ度以上的严重腰椎滑脱。 二、手术方式: 1.神经减压术主要目的是充分让神经根减压,可通过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减压,如果椎板切除不可避免,则必须附加脊柱融合术。而如果腰椎滑脱的症状是由腰椎不稳引起,而不存在椎管狭窄的情况,则只需腰椎融合固定而不必椎管减压。复位术操作过程图例2.脊柱融合术长期的稳定性有赖于坚强的生物性融合。脊柱融合的方法很多,按照植骨的部位可分为:椎间融合、后外侧融合、椎体环周360°融合等;按手术入路椎间融合又可分为前路椎间融合与后路椎间融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目前以后路TLIF手术为主流手术,即经单侧椎间孔椎间融合手术。 3.腰椎滑脱复位术目前主流观点如果能够复位尽量复位,因为可以重建正常的腰椎及神经根的解剖位置。但不主张扩大手术强行完全解剖复位,因为长期形成的腰椎滑脱,其周围结构发生了相应改变,具有对抗牵拉、维持滑脱的固有应力,强行复位不仅难以完全复位,而且会破坏已适应的解剖关系,易导致术后神经根紧张、神经牵拉损伤等并发症。 4.脊柱内固定术主要包括坚强融合内固定。复位术后X线检查5.峡部关节直接修复术即进行峡部重建或者峡部直接修补。方法有螺钉固定、椎板钩等。适用于年轻患者。 腰椎融合手术虽然经过几十年、几百万病例的成功考验,但仍然是一个复杂的大型手术,对外科医生的手术技巧要求很高。常常在门诊遇见被实施了不恰当的手术而导致症状反而比手术之前加重的患者。" 三、术后指导 行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后的患者术后三天就可佩戴支具起床活动,但应避免过早剧烈体力劳动,一般术后六周即可开车,三个月后可以骑车、洗衣等轻体力活动,但避免挑担、扛物等重体力活动。患者需继续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根据自己的体力在原有锻炼的基础上,增加锻炼的强度,做到持之以恒。门诊随访,以检查植骨融合复位及内固定物情况。 戒烟极为重要,可以饮一些红酒。
2015-12-27 17:3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