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血红蛋白偏低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造血功能障碍、慢性疾病等。 1. 营养不良:饮食不均衡,缺乏铁、维生素 B12 、叶酸等造血原料。应多吃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瘦肉、蛋类、绿叶蔬菜等。 2. 缺铁性贫血:铁摄入不足或流失过多。可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 3. 失血性贫血:外伤、消化道出血等导致。需治疗出血病因,必要时输血。 4. 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雄激素等药物,严重时需骨髓移植。 5. 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病、慢性肝病等。治疗原发疾病,改善贫血状况。 发现血红蛋白偏低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并定期复查血常规。
2024-12-13 05:5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贫血(anaemia)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国内的正常标准比国外的标准略低.沿海和平原地区,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12岁以下儿童比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正常值约低15%左右,男孩和女孩无明显差别.海拔高的地区一般要高些.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数及/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以及全血容量减少,并由此而引发的综合症状的总称.各种动物均常发生. 贫血的分类方法,比较使用的是按引起贫血的原因,将贫血分为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四种类型.临床诊断贫血,必须注意以下各点. 1病史2 粘膜色彩3 心肺机能障碍4贫血程度5贫血指标的一致性补血还要注意五点:1,神养:心情愉快,保持乐观的情绪,不仅可以增进肌体的免疫力,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时还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来,使皮肤红润,面有光泽.2,睡养:充足睡眠能令你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熬夜,不偏食,戒烟限酒,不在月经期或产褥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同房等.3,动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生育过的女性,更要经常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天至少半小时.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游泳,跳舞等,可增强体力和造血功能.4,食养:女性日常应适当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优质蛋白质,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铜等),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脏,血,鱼虾,蛋类,豆制品,黑木耳,黑芝麻,红枣,花生以及新鲜的蔬果等.5,药养:贫血者应进补养血药膳.可用党参15克,红枣15枚,煎汤代茶饮;也可用首乌20克,枸杞20克,粳米60克,红枣15枚,红糖适量煮粥,有补血养血的功效.
2015-12-06 02:2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