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即问即答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经常提不上...
快速提问

即问即答

首页 找问题 找医生 专家答疑 健康微窗口 健康热点 查疾用药 健康百问 找名医看诊 预约挂号

经常提不上气伴手脚麻等症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略高有何意义?

窦性心律不齐

在最近几年里,我经常感到提不上气,然后就会手脚发麻,在近一两年里会出现胸骨区胀痛和早搏,但心电图又没有问题只是窦性心律不齐,在一次查血中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升高6个点请问有什么临床意义吗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经常感到提不上气、手脚发麻,有胸骨区胀痛、早搏,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升高 6 个点,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心脏疾病、呼吸系统问题、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异常、肝脏功能轻度异常等。 1. 心脏疾病:如心肌缺血、心肌炎等,可能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引起上述症状。可通过心脏彩超、心肌酶谱等检查明确。治疗上可能包括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等。 2. 呼吸系统问题: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气体交换,导致缺氧,引发不适。需进行肺功能检查等。治疗可能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 3. 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时,激素分泌失衡,可能影响代谢和神经功能。可查甲状腺功能。治疗药物有左甲状腺素钠、甲巯咪唑等。 4. 神经系统异常:神经炎、神经官能症等,可能影响神经传导和感觉。治疗可能需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 B1 等。 5. 肝脏功能轻度异常: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略高,可能是生理性波动,如劳累、饮酒等,也可能是轻度肝损伤。要注意休息,避免伤肝因素,必要时复查。 出现这些症状需要综合考虑,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4-12-24 18:20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这种情况,没有临床意义,如果考虑冠心病,要根据你的年龄和情况症状结合心电图综合考虑,单纯现在的检查不能考虑有什么问题的

    2015-11-18 08:11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体检检查心电图时,常常会得到“窦性心律不齐”的诊断.多数人都知道心跳应该是规律整齐的,所以一听说“心律不齐”,不少人便认为这是不正常的现象.虽然没有任何症状,但也要四处求医,找专家,想赶快治好“病”.但医生往往又说:“不用治.”这些人心里又打鼓了,是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治不好了.  其实,“窦性心律不齐”是说明心脏有疾病问题.“窦性心律不齐”以儿童,青少年最常见,成年人也不少见.  正常人的心脏跳动是由一个称为“窦房结”的高级司令部指挥.窦房结发出信号刺激心脏跳动,这种来自窦房结信号引起的心脏跳动,就称为正常的“窦性心律”,频率每分钟约为60—100次.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即心率就是由此而来.但这个频率可能受很多因素影响,甚至呼吸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心跳节律是规律整齐的,如果心脏跳动不整齐,我们称其为心律失常.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窦性心律不齐”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由于来自窦房结的信号并不完全规整所致.但是,这种“心律失常”大多数属于“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它的特点是随呼吸的变化而变换,吸气时心率可增加数跳,呼气时又可减慢数跳,其快慢周期恰好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屏气时心律转为规则.这种随呼吸变化的“窦性心律不齐”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担心,也不用治疗.  因此,被诊断为“窦性心律不齐”的人,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心率的加速和减速跟呼吸之间有没有关系.只要没有任何其他症状,就不需要治疗,完全可以从事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现在不少医生也注意到“窦性心律不齐”给人带来的恐慌,于是在诊断时会写作“窦性心律”.  此外,精神紧张等因素也可能造成“窦性心律不齐”,这种情况也不需要治疗.  窦性心律不齐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就如汽车发动机一样有节奏的启动,如果忽高忽低,显然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对于年轻人来说应当及时找医生去诊断治疗.[编辑本段]疾病原因  诱发窦性心律不齐的原因有多种,有病理性的,也有非病理性的.  第一种诱发窦性心率不齐的原因,也就是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发生机理是由于在呼吸过程中,体内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张力发生变化,使窦房结自律性也因之发生周期性,规律性改变.吸气时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增快,呼气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变慢.心率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停止呼吸时心律转为规整.这种心率失常一般多发于儿童,青年和老人,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第二种诱发窦性心率不齐的原因,也就是引起非呼吸性心率不齐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与生气,情绪不稳定,或使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吗啡等)有关.  第三种诱发窦性心率不齐的原因为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心室收缩排血异常致窦房结血液供应不均匀,从而造成窦房结的自律性发生改变而诱发的.  第四种为异位心律诱发的窦性心率不齐.因异位激动,尤其是发自心房的异位激动,有时可使窦房结的激动提早发生,继之窦房结受抑制,因而发生一过性异位激动所诱发的窦性心律不齐.[编辑本段]疾病类型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是窦性心律不齐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于儿童,青年及老年人,中年人较少见.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发生机理是由于在呼吸过程中,体内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张力发生变化,使窦房结自律性也因之发生周期性,规律性改变.吸气时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增快,呼气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变慢.心率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停止呼吸时心律转为规整.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P波为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其形态恒定.  ②心率的快慢随呼吸变化而变化,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其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  ③在同一个导联中,R-R间距或P-P间距差异达0.12秒以上.  ④P-R间期大于0.12秒.  (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较少见,具体原因还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与生气,情绪不稳定,或使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吗啡等)有关.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P波为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其形态较恒定.  ②P波频率变化与呼吸无关,心率有时突然增快.  ③在同一导联中,P-P间距或R?R间距差异达0.12秒以上.  ④P-R间期大于0.12秒.  (3)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  激动的发生点在窦房结内移动,因此,心电图上的P波形态,大小与方向逐渐发生变化,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P波是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  ②P波形态,大小变化不一致.  ③P-R间期发生长短变化,但都已超过0.12秒.  (4)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  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心室收缩排血异常致窦房结血液供应不均匀,从而造成窦房结的自律性发生改变.  (5)异位心律诱发的窦性心律不齐:  异位激动,尤其是发自心房的异位激动,有时可使窦房结的激动提早发生,继之窦房结受抑制,因而发生一过性异位激动所诱发的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诊断依据:  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种60次,PR间期大于0.12秒.  治疗原则: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编辑本段]用药原则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  后,症状可消失.  2.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编辑本段]辅助检查  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  2.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编辑本段]疗效评价  1.治愈:心率提高到每分钟60次以上,自觉症状消失.  2.好转:心率提高到每分钟50次以上,自觉症状好转.  3.无效:治疗前后心率无变化,症状无缓解.[编辑本段]预防常识  窦性心律不齐常见于年轻人,通常不必治疗,活动后心率增快则消失.对有症状者使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

    2015-11-18 04:43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您好,人体内存在很多氨基转移酶,临床上通过抽血化验检测肝功能的转氨酶主要有两种,一种叫丙氨酸转氨酶(ALT);另一种叫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ALT及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其他脏器中如肾,心肌,胰,肌肉,脾,胆,肺也含有一定数量的ALT和AST.ALT主要存在于细胞浆中,AST主要存在于细胞浆的线粒体中.当细胞损伤时(如肝炎,心肌炎,胰腺炎等),ALT首先进入血中,当细胞严重损伤,危及线粒体时,AST也会进入血中.此外,营养不良,酗酒,应用某些药物,发烧等情况均能使转氨酶有轻度升高.生理状态下,血清转氨酶也有变异,如剧烈活动,体育锻炼,月经期时,转氨酶也可暂时升高.由于ALT,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当其明显升高时常提示有肝损伤.如果AST升高幅度等于或大于ALT,即AST/ALT≥1时,常说明肝细胞损伤严重,病情相对较重.

    2015-11-18 02:41
就医问药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窦房结不规则的发出冲动而引起的一种心率的增快与减慢。呼吸性窦性心律多见于健康儿童与青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可见于健康人,但较多见于心脏病患者。 查看全文»

心悸 心律不齐
推荐医生 更多»
  • 王国干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擅长:各种心脏病诊治、危重心律失常治疗、危重心力衰竭的治疗、晚期心 详情»

  • 吴立群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擅长:诊治心律失常,心脏起搏器,心电生理检查及射频导管消融术 详情»

  • 陈金明

    主任医师 教授

    上海长征医院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 详情»

推荐用药 更多»
宁心宝胶囊

疗效:本品有提高窦性心律,改善窦房...

富马酸伊布利特注射液

疗效:用于近期发作的房颤或房扑逆转...

专家咨询 更多>
刘丽

刘丽 / 主任医师

擅长: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浅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急性下肢动脉血栓、颈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及雷诺氏病等周围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手术治疗。

预约挂号
刘和平

刘和平 / 主任医师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永 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化学消融术、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高位硬膜外去交感神经阻滞术。

预约挂号
李凤伟

李凤伟 / 副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化、精准化、个体化、高端化、需求化治疗。可根据病情选择采用隐形小切口、硬化、激光、射频等国内外的微创手术方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预约挂号
医院问答 更多>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包头世纪泌尿专科医院 2023-12-18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平顶山儿科医院 2024-01-24
脑缺氧会嗜睡吗?

脑缺氧会嗜睡吗?

内蒙古精神病医院 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