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左脚趾中趾麻木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局部受压、腰椎间盘突出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末梢神经炎、脑血管疾病等。 1. 局部受压:长时间站立、行走或穿不合脚的鞋子,导致脚趾局部受到挤压,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引起麻木。一般通过休息、更换舒适的鞋子可缓解。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可能导致下肢包括脚趾的麻木。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如甲钴胺、维生素 B1、腰痛宁胶囊)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 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长期糖尿病导致周围神经受损。控制血糖是关键,同时可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依帕司他、硫辛酸)。 4. 末梢神经炎:感染、营养不良等因素可引发。治疗包括去除病因、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 B12、维生素 B6)等。 5. 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影响脑部供血和神经功能。需要及时就医,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改善脑循环等。 左脚趾中趾麻木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如果麻木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4-12-18 21:43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多考虑腰椎病压迫神经或者末梢神经炎,建议医院做个CT和神经内科进一步检查,腰椎病可以牵引、理疗治疗,末梢神经炎可以服用营养神经药物
2015-11-14 01:2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你的腰椎是不是有问题的?意见建议:你好:我怀疑你还是因为腰椎不要,压迫神经引起的。我建议你最好还是能去做个腰椎的磁共振看看。
2015-11-13 22:3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病情分析:麻木是身体上某部分失去知觉。在不正常的姿态下坐卧太久,身体上某一部分会有一种麻麻的刺痛感(发麻)。稍为活动一下后,这一感觉就会消失。这种由于姿态不正常所引起麻麻的如针刺的感觉不是毛病。但是没有原因的麻麻的针刺感,可能是疾病的症状,要去看医生。1、症状:在一个姿态下坐得太久,或在熟睡醒来时,压在身体下面的肢体有如针刺一样麻刺的感觉。可能:是神经或血管受压迫,血液不畅通所致。处理:不用治疗,活动一下就会好了。2、症状:手有麻刺感,同时颈部有僵硬的感觉。可能:颈椎病,是由于颈骨关节压迫神经和血管所致。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居多。处理:医生可能安排病人先做X线检查,如诊断是颈椎病,可能采用颈圈将病人颈部固定。减少颈部的活动和压力。必要时吃点阿司匹林或对乙酰氨基酚。3、症状:手有麻刺感,晚间厉害一点,从腕疼痛到手。可能:腕管综合征。处理:去看医生。医生可能要给病人作必要的检查,诊断确实后医生可能在腕关节处注射抗炎药。也可能要手术治疗。4、症状:身体的一边有麻刺感,同时又有下列症状的一项或全部:视觉模糊,神志不清,说话困难,腿臂不能活动。后来这些症状又全部消失。可能:是脑血管阻塞引起中风。如后来上述症状又完全消失,就可能是短暂的脑部血液供应失调,俗称脑缺血。处理:立即去看医生。5、症状:天冷的时候手指、脚趾发麻,发紫,发红疼痛。可能:雷诺综合征(RaynaudsSyndrome),是手指、脚趾对低温过度敏感,影响血液循环,或因高血压病人服β—受体阻断药的不良反应。处理:医生可能要用药改善病人的症状,发作时将手指置于温水中可促使缓解,病人平时要注意手足保暖。6、症状:侧睡时在睡熟后,上面一边的手臂发麻。可能:血压偏低。处理:偶尔有此现象不用治疗,如经常有此现象应去请教医生。7、症状:肢端(手指或脚趾)有麻木感。可能:由于别的病症(如糖尿病)所引起。处理:去看医生。中老年人感到手足发麻、疼痛,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手足麻木或疼痛是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之一。40%的糖尿病人,除表现为四肢麻木,还伴有皮肤虫爬感、灼热感。治疗糖尿病关键在于降低血糖,平时要控制饮食,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手足麻痛感就会逐渐减轻或消失。高血压血压升高后血管收缩,全身小血管痉挛,管腔变窄,致使肢体远端的肌肉血供减少,出现末梢循环障碍,营养暂缺,就可使肢体麻木,尤其是指、趾更为敏感。麻木可仅在几个指、趾发生,持续短暂后又可缓解。
2015-11-13 20:2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从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你好,这种情况一般的情况往往是有神经炎的疾病的情况引起i或有脊椎病的情况引起的。这种情况一般的情况往往是可以采用中药、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的。不要劳累着凉的。
2015-11-13 15:2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