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于学晖 药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营养科
-
宫体后方出现深 1.0cm 的液性暗区,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如排卵后、月经后等,也可能由病理性因素,如盆腔炎、异位妊娠、黄体破裂、卵巢囊肿破裂等导致。 1. 生理性因素:女性在排卵后,卵泡液积聚在盆腔内,可能形成少量积液;月经期间,经血可能逆流至盆腔,在月经结束后超声检查会发现少量液性暗区。这些通常无需特殊处理,积液可自行吸收。 2. 盆腔炎:盆腔发生炎症时,炎性渗出物增多,积聚在子宫直肠陷凹形成积液。患者常有下腹疼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治疗常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需遵医嘱用药。 3. 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当孕囊破裂或流产时,血液积聚在盆腔形成液性暗区。常有停经、腹痛、阴道流血等表现。治疗方式根据病情,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甲氨蝶呤)或手术治疗。 4. 黄体破裂:在黄体期,因外力等原因导致黄体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盆腔。表现为突发的下腹疼痛。少量出血可保守治疗,出血多则需手术。 5. 卵巢囊肿破裂:卵巢囊肿破裂后,囊液流入盆腔。患者会有突发的腹痛。治疗取决于破裂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状况。 总之,宫体后方出现液性暗区的原因较多。如果发现这种情况,不必过于紧张,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
2024-12-17 18:0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您说的情况考虑盆腔炎的可能性大,可以考虑点滴 阿奇霉素+奥硝唑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之类的 观察看看的
2013-12-17 16:2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