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
时光飞逝,转眼又到11月7日的立冬节气,所谓立冬,顾名思义就是说明冬季已经到来。进入冬季第一个节气后,全国各地气温都会进一步下降,因此,我们在日常养生和饮食进补上都要有所调整,这样才能做到防病健体。
立冬后注意预防3种常见疾病
脑卒中:也就是人们俗称的中风,这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高发病,死亡率高、预后情况也不理想,因此也是中老年人最惧怕的疾病之一。进入冬季,脑卒中发病率会显著上升,这主要与气温降低有关。
进入冬季,中老年人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千万不要贪凉,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更要紧跟医嘱按时服药,千万不要擅自停药。
心梗:当气温下降,人体会由于收到冷刺激收缩血管,这时候容易导致心肌缺血缺氧,部分人可能会出现心绞痛,如果不及时救治,则还可能出现心肌梗塞,危及生命,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进入冬季,中老年人家中温度最好控制在18℃左右,平时还可以根据医嘱适当吃一些降脂、溶栓、扩血管和防心肌缺氧的药物,以免突发意外。
流感:流感不是大病,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则可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有数据显示,老年人肺部感染死亡率达36%,因此冬季流感不得不防。建议老年人冬季在保暖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同时还可以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泡脚,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立冬应该如何进补?专家:注意这些禁忌
冬天是进补的季节,但大鱼大肉暴饮暴食是什么季节都不值得提倡的。说到立冬进补原则,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汉超副主任医师在此前采访中认为,立冬时节进补的原则是清补。
“所谓清补,就是要选用一些滋润的药材滋阴润燥,常见的清补食材有蜂蜜、猴头菇、栗子、百合、淮山等,把这些食材搭配煮汤、泡茶,如西洋参蜂蜜茶、猴头菇淮山煲猪骨等都是不错的立冬清补食疗方。”
除了注意清补以外,黄汉超还提醒,立冬饮食千万不要多吃温燥、煎炸和大补的食物,以免适得其反,“立冬时节部分地区如岭南等还有一定燥热,因此不宜太早进食温燥的食物。这时候可以煲些糖水,比如说用百合、红豆和冰糖一起煮,这些温润的糖水可以作为一种过渡,在立冬时节饮用是再好不过了。”
(责任编辑:何诗雅 )
冬季适当进补,不仅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而且也为冬季奠定物质基础,对恢复体力、提高抗病能力、减轻宿疾都有重要的意义。但进……详细>>
很多人以为睡觉流口水有什么大不了,不就是擦擦嘴的事儿,再不济也就洗个枕头套的事儿。没什么值得注意的。其实,成年人睡觉流口水,可能是这种严……详细>>
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故有“暑天宜食生藕、秋凉宜食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详细>>
大补元气,有补益强身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心慌、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详细>>
11月8日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顾名思义,立冬就意味着冬季的来临。随着天气和气候的转变,我们的养生策略自然也应该有所调整。有人说冬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