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心理睡眠 > 心理常识 > 心理减压 > 正文
焦虑
挂号科室:心理咨询科 同类疾病:抑郁症心绞痛恐惧症脑震荡躁狂症

自尊是不是一种心理体验?

2009-04-27 10:27:14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转载

  主持人:心语可乐

  提问者:晨星(上海福州路)

  解答者:张志刚(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问:在宋丹丹和赵本山小品中,宋丹丹扮演的“白云”有一句经典台词———“走了,伤自尊了”。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人们也把自尊看得很重要。请问,自尊是不是一种心理体验?

  答:自尊是一种主观感觉,是一种觉得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自我心理体验。心理学界一直很关注对自尊的研究,因为自尊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认识自尊对于避免焦虑有着重要意义。

  自尊的心理品质是后天逐步培养起来的。儿童期是培养自尊心理的重要时期。心理学界曾经有人做过整整500次实验,来探究人的自我感和自尊的形成规律及其功能。其结论是:他人的期待,往往会导致相应对象变成期待的状态。可见,自尊是非常依赖外界影响的。一个人在儿童期,如果家长和老师用充满期待的尊重的态度来对待他,就有助于他培养自尊。一个人有了较高的自尊水平,以后就较容易表现出自觉、勤奋和认真的特质。

  自尊既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也包含期待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的重视。在文明社会,一个人的自尊心理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维持,依靠自身的能力来支持。但人的能力不是无限的,假如一个人的努力遇到局限,一个人的自尊和自信遇到压力,人就会感到焦虑。尤其是时间一长,这个人的人格也容易发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常常表现为尖刻和攻击性。有趣的是,当事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只要听说心理学界有这样的分析,当事人就会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来调整自己。这就是心理卫生普及的意义。

  保持或恢复自尊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回避一下原来导致焦虑的空间,如宋丹丹所云:“走了,伤自尊了”,转而投入有意义、有爱、有建设性的事情中去。假如这已经是客观现实的话,就该承认自己的变化,承认自己的局限。用转移并替代的方式重新让自己的生命和时间充实起来,自尊和自信就有可能获得新的平衡。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

(责任编辑:常虹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完美主义是不是一种心理障碍?会有哪些方面的不足?

完美主义者往往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追求细节,并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从表面上看,追求完美并没有错,但在现实生活中,过分追求完美很容易给自己带来……详细>>

学会用4种方法激发男人自尊

如果你想得到一个阳光自信、充满激情的另一半,与其苦心寻找,不如依靠自己亲手打造。通过自己传输给他正面能量,用语言、表情、肢体语言为他建立……详细>>

幸灾乐祸的秘密 低自尊让你缺乏同情心

研究人员们对这种看似畸形的幸福感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幸灾乐祸可以让人自我感觉良好,增强自我认同、自我肯定。详细>>

身高差距过大 如何挽回自尊?

日常生活中,高个子男人有明显的优势,女性更愿意选择个子高的男性为配偶。在社会交往中,当两个人的身高差距过大时,他们在心理上就很难求得平衡……详细>>

让男人自尊最受伤的4句话

俗话说女人最大的特点是虚伪,男人最大的特点是要面子,其实某些时候也是有一定的意义的。熟知这些,在处理男女关系的时候就可以更加的运筹帷幄,……详细>>

  • 杨志敏

  • 李欣

  • 马丽庄

  • 陈向一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