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心理睡眠 > 精神疾病 > 抑郁症 > 正文
癌症
挂号科室:肿瘤科 同类疾病:甲状腺癌肺癌胰腺癌皮肤癌鼻咽癌

心理专家:30岁以上人群如何面对年龄恐慌

2012-04-14 09:28:39      家庭医生在线

  30岁:容颜变老

  坐直身体常微笑

  30岁,是一个很多人都不愿意面对的年龄。对男人而言,30岁意味着走向成熟、承担责任;对女人而言,30岁则提醒你韶华易逝、红颜不再。不少白领表示,“一过30岁似乎老得特别快,看到自己的小肚腩和皱纹,就会万念俱灰。”年龄渐大、容颜渐衰、事业未成,让很多人悲观、消极,甚至自卑、恐慌。

  事实上,再美的容貌也只能留下短暂的光彩,所谓“三十而立”,30岁更像一道“心理门槛”,勇往直前,可能给生活“改头换面”,用事业、家庭带来新的人生满足感;如果裹足不前,则只会自怨自艾。

  美国哈佛医学院心理学助理教授埃伦尼·罗索夫斯基告诉我们一些小方法,帮助 “永驻青春”。第一,身体坐直。保持身体笔挺,会让你看上去更自信,更加富有朝气。第二,面带微笑。发自肺腑的笑容,不仅会用真诚感染周围的人,还能抹去年龄标签。第三,换个发型。一个新潮时尚的发型,会使人看上去顿时换个模样。第四,戒烟、少喝酒。这些不良习惯会加速身体的衰老,不如用健身、旅游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替代它。总之,拥有一颗年轻积极的心,生活也会永远“保鲜”。

  40岁:能力下降

  用家庭弥补失落

  有人说,40岁像把锋利的剪刀,把年轻时的热情、干劲和潇洒剪得粉碎。人到四十,记忆力、学习能力等都开始下降,逐渐力不从心,再也找不到曾经初生牛犊般的热情和干劲了。眼看着新秀纷纷崭露头角,甚至比自己年轻的下属也成为顶头上司,很多中年人心中沉重,甚至焦虑、郁闷,担心自己跟不上时代,不安全感越来越明显。

  有调查显示,多数中年人为自己的年龄恐慌过,其中7%的人为此引发心理疾患。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自我责任感,通常会维持20—25年自信、激情的生活。到了40岁左右,身体能力的滑坡不可避免,加上曾经追求的目标实现,很多人会出现强烈的失落感和恐惧心理。

  中年人不妨提醒自己,虽然我们无法找回逝去的青春,但只要放松心情、调节心态,照样可以创造生活和事业的又一个春天。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史占彪副研究员建议,一方面,不要像赶路一样,规定人生一定要达到某一目标。多花些时间和心思,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你会发现,这种幸福感是无可比拟的。另一方面,多关注自己的内心需要,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摄影、远足等,把年轻时来不及实现的心愿兑现,拓展人生的“宽度”。

  50岁:身体滑坡

  规律生活保健康

  50岁出头的孙先生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是众人眼中羡慕的“成功人士”。可两个月前的体检,查出他血压偏高、血管硬化,血糖、血脂也不太好。这可愁坏了孙先生,“难道我也成了‘三高’人士?”从此,他对自己的健康变得格外关注,每天钻研各种养生、保健高招。

  年过半百,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无论怎么保养,头发变白、眼睛变花、脚步变慢,身体的各种老化迹象会不可避免地到来。此时,人会变得格外关注身体细节的变化,一有头疼脑热,就会担心得了重病或不治之症。久而久之,出现疑病、恐惧等心理。

  然而,身体的衰老,并不说明心理也老了。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超过年轻人。不妨发挥这种特点,让自己“老当益壮”。首先,“战略上藐视”,不要因为一点小毛病放弃生活和工作中的乐趣,更不要杞人忧天、自己吓自己。其次,“战术上重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盐、适当运动、定期体检,给身体撑好保护伞。最后,身边的家人、朋友要多肯定他们,比如夸夸他们“精神好”、“风采不减当年”等,发现他们的优点和能力,树立信心。

  60岁:生命警钟

  和年轻人交朋友

  退休后的秦阿姨赋闲在家,本来就寂寞无聊,一位老同学的电话又给了她当头一棒:一个好朋友得癌症去世了。想到曾经美丽开朗的好友一声不响就离开了,秦阿姨觉得,那一天离自己仿佛也不远了。她突然间特别孤独,情绪也日益低落,充满了焦虑、担忧和无助。

  很多退休后的老人,心理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萌发孤独、自卑、空虚、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的甚至会产生悲观厌世想法,对死亡的担忧和恐惧也日益增加。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姚贵忠教授建议,要想过“乐天安命,怡然自得”的幸福晚年,老人应当用乐观开朗的情绪,积极发现并寻找老年生活的快乐。可以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主动参与一些社区事务,如卫生监督员、治安巡逻员等,找到“宝刀未老”的成就感。平时多和亲戚朋友走动走动,说说彼此的新鲜事,而不要总是沉浸在一种消极情绪中。此外,还可以多和年轻人交朋友,和他们一起聊聊时事、听听流行音乐,感染他们的青春气息和蓬勃朝气,而不要总是一群老头老太太在一起谈生论死。

(责任编辑:余莎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面对甲流,不必心理恐慌

详细>>

如何应对年龄恐惧症?调节心理是关键

很多人对自己的工作很是不满,但是由于年龄已经过了三十,跳槽又怕出现危机,所以年龄的恐慌症越来越严重,那么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如何调节自……详细>>

如何避免“年关心理恐慌症”?

年关心理恐慌症,是指一到年底,很多人在工作、为应酬、为钱等方面感到压力。专家指出,年底压力在所难免,最重要是要调节自己的心态,开开心心过……详细>>

年龄恐慌症困扰女白领 自我充电可摆脱烦恼

年龄恐慌症是一个心理现象,也是一个社会现象。应该坚信,社会上现存的这种不客观、不科学的“唯年龄论”,总有一天会为之改观。详细>>

现代女性10大心病 年龄恐慌居首位

现代女性地位提升,新型职业女性面对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职业女性的你,是否有以下的心病呢?了解自己,拯救自己!详细>>

  • 唐之雅

  • 陆骊工

  • 石敏

  • 叶金辉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