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失眠的心理因素有哪些?这4种心理因素会影响睡眠
其实,大部分的失眠和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只要做好心理上的调节,就能够提高睡眠质量。长时间的失眠会对身体带来伤害,降低抵抗力,容易出现神经衰弱,抓住心理因素,并且做好应对措施。
引起失眠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1、越是害怕越容易失眠
一般到了中年时期,工作和生活压力加大,到了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越是担心睡眠质量越差,人们会变的越来越焦虑,这被称为失眠期待性焦虑。此类人群只要是到了晚上,就会担心睡不着觉,想让自己快速入睡,但是适得其反,越是害怕失眠,脑细胞就会变得异常兴奋,让睡眠变得更加困难。此类人群应该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让身心得到放松,睡觉前可以听听轻音乐或者泡泡澡,来提高睡眠质量。
2、害怕做梦
部分人群到了晚上睡觉时一直做梦,白天一直处于昏沉状态,他们认为这是睡眠不良所引起的多梦,就是因为有这种不良的想法而导致人们焦虑。总是担心睡觉之后,会不停的做梦而让睡眠变得很浅,影响了睡眠质量,其实做梦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大脑工作的一种方式,能帮助过滤或者记忆没用的东西。做梦对身体没有任何的伤害,避免出现心理上的负担。
3、睡前无法平静
当出现突发事件时,人们会变得手无足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到了晚上睡觉时一直考虑,从而影响到睡眠质量。遭遇突发事件时不能立刻做出正常反应,会让人们翻来覆去的思考此问题,从而进入了焦虑无助的状态,此时应该让自己平静下来,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睡觉前转移注意力和思绪。
4、自责心理影响了睡眠
在我们一生中工作或者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从而导致情绪低落、心情不好,影响了睡眠。他们会因为自己偶尔的过失,而感觉到内疚和自责,睡觉前会不断的重复自己错过的事情,并且一直懊悔。尤其是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懊悔和自责的情绪,会更加变本加厉,让大脑细胞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不能让人们快速入睡。这类人群要调整好心情,事情已经发生了,再自责也是于事无补,要及时找出补救的方案,并且从失败里面吸取教训。睡觉前可以听一听节奏比较舒缓的轻音乐,让身心得到放松。
温馨提示
要摒弃不良的心理,睡觉前听听轻音乐或者泡泡澡来,让全身心都能放松。睡觉前不能考虑太多,以顺其自然的态度面对一切。
(责任编辑:汤秀媚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全身骨扫描对诊断甲状腺癌有何作用?
2024-09-26什么是内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医院是否都有核医学科
2024-09-26内照射放射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4-09-26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6如何有效治疗内照射放射病
2024-09-26内照射放射病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2024-09-26患上内照射放射病应如何处理
2024-09-26
热门文章
睡眠也有黄金时间段,如何科学规划作息表
2024-09-10老人睡不着怎么办
2024-09-06怎么治顽固失眠?教你如何一觉睡到天亮
2024-08-21怎么解决吃减肥药失眠
2024-08-19治疗失眠的药物都有哪些
2024-08-15老年人失眠怎么治:成因、非药物疗法与综合调理
2024-08-02调理失眠多梦,这些方法值得一试
2024-07-21缺钙会引起失眠吗?揭秘缺钙对睡眠的潜在影响
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