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艺莉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心内科
-
心动过缓的原因较多,包括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和药物影响等。生理性因素如运动员的心脏适应性变化,病理性因素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药物如胺碘酮等也可导致。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药。
2014-11-23 10:04
1.生理性因素: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在睡眠状态下,心脏跳动相对缓慢,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2.病理性因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动过缓。
阻塞性黄疸: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影响心肌功能,引起心动过缓。
缺氧、低温:会使心脏的兴奋性降低,导致心动过缓。
3.药物因素:
胺碘酮: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但可能导致心动过缓。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抑制心脏兴奋,引起心动过缓。
钙拮抗阻滞剂:如维拉帕米,能减慢心率。
心动过缓的原因多样,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