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莫北溪 主任医师
阳江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科
-
运动改善心肌缺血,可选择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控制运动强度、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做好运动前后准备等。 1. 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供血。 2. 力量训练:包括使用哑铃、杠铃等器械进行简单训练,可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辅助改善心肌缺血状况。 3. 控制运动强度:运动强度要适中,可通过心率来判断,一般运动时心率保持在(220 - 年龄)×(60% - 80%)为宜。 4.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持续30分钟以上,每周运动3 - 5次,保证身体有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5. 做好运动前后准备:运动前要进行热身活动,如拉伸、慢走等;运动后要进行放松活动,避免突然停止运动导致不适。 运动对改善心肌缺血有积极作用,但需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控制强度、合理安排时间,并做好准备工作。若心肌缺血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运动。
2025-05-18 1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