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丽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心内科
-
心肌炎的危险因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毒物、遗传因素、物理化学因素等。其危险信号有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乏力和水肿等。健康无小事,身体不适切莫忽视。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1.感染: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是常见原因,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发心肌炎。 2.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心肌。 3.药物毒物: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肿瘤药物,以及毒物如铅、汞等,可能损伤心肌。 4.遗传因素:部分心肌炎与遗传有关,如家族性心肌病。 5.物理化学因素:胸部放射性治疗、化学毒物中毒等也可导致心肌炎。 6.危险信号: 发热:多为低热,提示可能存在炎症反应。 胸痛:常为心前区疼痛,可呈压榨样或刺痛。 呼吸困难:感觉气不够用,活动后加重。 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等。 乏力:感到全身无力,精神差。 水肿:下肢或全身水肿,可能是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总之,了解心肌炎的危险因素和危险信号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2024-12-03 06: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