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血氨升高、神经递质失衡、炎症反应、锰离子蓄积、遗传因素等。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
2019-08-04 19:01
1.血氨升高:机体代谢产生的氨不能被有效代谢,导致血氨水平上升,氨透过血脑屏障干扰脑部正常代谢。
2.神经递质失衡:γ-氨基丁酸等抑制性神经递质增多,而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影响神经功能。
3.炎症反应:肝脏疾病引发的炎症可导致脑部炎症,损害神经细胞。
4.锰离子蓄积:锰在脑部蓄积,影响神经功能。
5.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可能增加肝性脑病的易感性。
总之,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明确其发病机制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疑似肝性脑病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患者您好,肝性脑病主要是由于我们肝病导致门-体分流障碍,引起我们代谢紊乱为,表现在神经精神方面的异常,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积极治疗肝病,然后我们也要减少蛋白质的摄入,因为会形成氨,这样会对肝性脑病会有个加重,比如说我们灌肠的话,只能用酸性的物质灌肠。祝您早日恢复健康。
2019-07-17 15:11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hepnic encephalopathy)是严重肝脏病由于急性或慢性肝细胞功能衰竭所致的大脑功能障碍。是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以意识改变和昏迷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过去曾称为肝性昏迷,因昏迷只是肝性脑病全过程的一个表现,且某些门一体分流的患者,仅有意识行为改变而并不发生昏迷,故肝性昏迷一词已很少采用。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门体分流性脑病(portosystemic encepHabpathy,PSE)强调门静脉高压,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支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流入体循环,是脑病发生的主要机制。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subclinical or latent HE)指无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用精细的智力试验和(或)电生理检测才可做出诊断的肝性脑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