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治疗
我老公在几个月前老是会觉得外耳道很痒,到已经去检查,医生确诊为外耳道炎。用过一次西药消炎的等等,但是始终不能根治,药一停就又开始痒了,有什么彻底根治的好方法吗?外耳道炎能测底治疗好吗?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樊祥伟 主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
患者好,可以,考虑是慢性外耳道炎,常表现为耳发痒,少量渗出物,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脱屑,分泌物积存,甚至可造成外耳道狭窄。1。慢性者可用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涂敷,有分泌物者可用双氧水冲洗2。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如化脓性中耳炎,治疗全身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等,网上咨询不能全面了解情况,如有疑问,建议到医院就诊。
2019-01-03 15:5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你好,挖耳或异物损伤,药物刺激,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或游泳,洗澡等水液浸渍.引起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有利细菌生长易致本病,常常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建议:(一)早期局部热敷或作超短波透热等理疗 (二)严重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镇静,止痛剂. (三)局部用1~3%酚甘油或10%鱼石脂甘油滴耳,或用上述液纱条敷于患处,每日更换纱条2次.慢性者可用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如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涂敷.外耳道脓液及分泌物可用3%双氧水清洗. (四)疖肿成熟后及时挑破脓头或切开引流.
2016-02-20 12:4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外耳道弥漫性炎症.外耳道炎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局限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炎疖(一)早期局部热敷或作超短波透热等理疗 (二)严重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镇静,止痛剂. (三)局部用1~3%酚甘油或10%鱼石脂甘油滴耳,或用上述液纱条敷于患处,每日更换纱条2次.慢性者可用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如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涂敷.外耳道脓液及分泌物可用3%双氧水清洗. (四)疖肿成熟后及时挑破脓头或切开引流. (五)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如化脓性中耳炎,诊治全身某些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等.
2016-02-20 16:2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外耳道炎或称弥漫性外耳道炎,由于挖耳,药物刺激,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或游泳,洗澡等水浸渍,引起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有利细菌生长,而致本病.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本病可分为急,慢性两类,夏秋季节多见.急性外耳道炎发病急,外耳道灼热,发痒,疼痛,呈弥漫性充血,肿胀,表皮糜烂.先为稀薄分泌物,继而变为稀脓性或脓性分泌物.皮肤肿胀较甚者,可引起外耳道狭窄或闭锁,遮蔽鼓膜,引起耳鸣及听力下降.严重者耳周淋巴结肿大,压痛,并出现全身不适.慢性外耳道炎病程长,多有耳痒,少量稀脓,听力轻度减退;外耳道皮肤充血或增厚,或覆有痂皮,痂皮下有少许脓液或碎屑,有时揭去痂皮会出血;鼓膜可混浊,增厚,标志不清.外耳道炎的处理原则为:控制感染,清洁局部,去除痂皮,促使干燥.急性期,全身可应用抗生素如甲烯土霉素05g,口服,每日3次,以控制感染.耳痛剧烈者可服用镇痛剂如去痛片,每次1~2片.局部治疗可用5%~8%醋酸铝小纱条敷塞外耳道,并嘱患者每隔3~4小时自行滴入上述药液,每天更换纱条,有收敛消炎作用,可促使干燥.或用2%~5%硝酸银液涂布;或用四环素可的松软膏,红霉素软膏,皮炎平软膏涂敷局部.中药可用耳炎灵(见外耳道疖肿)小纱条湿敷局部,促使愈合.慢性期,局部用皮炎平软膏涂敷或中药耳炎灵小纱条湿敷效果较好;若外耳道增厚,粗糙,可用中药紫归油(紫草,当归各等份,麻油适量,药入油中煎炸,待药成黑黄色时,下火,候凉备用.功用活血润肌,消肿止痒,适用于外耳道炎,外耳湿疹之局部皮肤粗糙,增厚者)涂敷
2016-02-20 23:37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您好治疗方案(一)早期局部热敷或作超短波透热等理疗 (二)严重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镇静,止痛剂. (三)局部用1~3%酚甘油或10%鱼石脂甘油滴耳,或用上述液纱条敷于患处,每日更换纱条2次.慢性者可用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如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涂敷.外耳道脓液及分泌物可用3%双氧水清洗. (四)疖肿成熟后及时挑破脓头或切开引流. (五)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如化脓性中耳炎,诊治全身某些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等.控制感染,清洁局部,去除脓痂,促使干燥,急性期,可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止痛剂,外耳道肿胀渗液较甚者,可用5%—8%醋酸铝纱条敷塞外耳道.并定患者每隔3-4小时自行滴入上述药液,每天更换纱条,有收敛消炎作用,可促使干燥,或用2%—5%硝酸银液涂布,或选用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应用.慢性者局部亦可应用抗生素(如多粘霉素,新霉素等)与激素类(如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合剂,霜剂,粉剂等换药,涂敷或吹入,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如化脓性中耳炎,加强全身某些有关疾病的诊治如贫血,维生素缺乏症,内分泌紊乱,糖尿病等.
2016-02-21 00:03
-
-
回答6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处方:黄芪40克,党参、丹参、麦冬、薏米、茯苓、泽兰、升麻、太子参、炒白术各15克,生地、川芎、地龙、当归、白芍、皂刺、陈皮、五味子各9克,生姜或干姜、肉桂、生甘草各6克。方中黄芪、党参、太子参、炒白术、甘草、茯苓等健脾益气,当归、白芍养血补血,皂刺、升麻排毒化脓,陈皮、干(生)姜开胃消食,茯苓、薏米利水除湿。上方药性平和,几无副作用。连服15几左右可基本治愈。
2016-02-21 06: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