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陆东风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
溶栓治疗是用于治疗某些急性疾病的重要方法,常在发病后的特定时间内进行。常用药物包括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这些药物能溶解血栓,但也存在副作用。自行处理身体不适可能加重病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关键。
2014-09-02 08:39
1.尿激酶:能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溶解血栓。副作用有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
2.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特异性较强,可高效溶栓。常见副作用为少量出血,严重时也可能颅内出血。
3.用药风险:心源性栓塞患者使用溶栓药,脑出血风险相对更高。
4.用药监测: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等指标。
5.注意事项:溶栓治疗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患者应遵医嘱用药。
溶栓治疗用药需谨慎,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做出合适选择。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你好,脑梗病史10年,持续性右侧肢体麻木,今日体检纤维蛋白原6那么做溶栓治疗:即发病后3~6小时以内进行。可静脉给药溶栓,也可动脉给药溶栓,动脉溶栓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常用药物有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治疗的主要危险性和副作用是颅内出血,心源性栓塞脑出血的机会更高。
2014-09-02 2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