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艾灸对浅表性胃炎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常用穴位包括中脘、足三里、内关、胃俞、神阙等。 1.中脘: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 4 寸。艾灸此穴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缓解胃脘疼痛、腹胀等症状。 2.足三里:在外膝眼下 3 寸,距胫骨前缘 1 横指。可调节脾胃功能,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不良等。 3.内关: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 2 寸。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之效,对胃痛、恶心有缓解作用。 4.胃俞:在背部,第 12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能和胃调中,促进胃部功能恢复。 5.神阙:即肚脐。艾灸神阙可温阳散寒、调理肠胃,增强胃肠蠕动。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治疗浅表性胃炎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且不能替代正规的药物治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行综合治疗。
2024-11-10 21:40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艾灸? 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和温针灸。是指点燃艾炷或艾条在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适用于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温补中气、回阳固脱、消瘀散结、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清热解毒、温肾壮阳等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