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博炜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创伤骨科
-
骨质疏松的检查方法主要有骨密度检测、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史及症状评估、身体检查等。关爱自己,从关注健康开始。身体不适时,请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2018-07-18 17:24
1.骨密度检测:这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指标,常用的如双能 X 线吸收测定法(DXA),能准确测量骨矿物质密度。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的测定,有助于了解骨代谢情况。
3.影像学检查:如 X 线检查,可观察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等骨质疏松的特征性改变。
4.病史及症状评估: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病史、饮食习惯、运动情况以及是否有骨折史等。
5.身体检查:观察身高变化、有无驼背、脊柱侧弯等体态异常。
通过综合运用以上多种检查方法,医生能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骨质疏松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若怀疑有骨质疏松,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骨外科就诊。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踝关节骨折? 踝部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较为多见,无论在日常生活中或运动场上均易发生。有人统计,踝部骨折加上踝部韧带损伤,占全身损伤的4%~5%。踝部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如外翻、内翻或外旋等。Davis-Weber分类法根据外踝骨折的位置,把踝关节骨折分为A、B、C三型,该分类以下胫腓联合为界将骨折分为下胫腓联合水平以下的损伤(A型)、经下胫腓联合的腓骨骨折(B型)以及下胫腓联合以上损伤(C型),较简单,使用方便,但却不能说明整个踝关节各种复杂改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