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心悸是指自觉心跳加快、心慌等不适,其发生可能与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贫血、甲亢等有关。针灸对心悸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主要通过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等发挥效果。治疗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 1. 原理: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从而改善心悸症状。 2. 穴位选择:常选用内关、神门、膻中等穴位。内关穴可宽胸理气、宁心安神;神门穴能养心安神;膻中穴有调理气机的作用。 3. 适用情况:对于功能性心悸,如心脏神经官能症引起的,针灸效果较好。对于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心悸,如严重心律失常,针灸可作为辅助治疗。 4. 注意事项:针灸应由专业医师操作,患者在针灸前应告知医师自身的健康状况和病史。 5. 综合治疗:心悸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方法,如药物治疗(如美托洛尔、稳心颗粒、普罗帕酮等)、生活方式调整(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减少咖啡和酒精摄入)等。 总之,针灸可以作为心悸治疗的一种手段,但不能替代其他必要的治疗方法。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4-11-25 1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