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谢芳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胃病可能引发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其原因涉及胃黏膜损伤、胃酸分泌异常、内因子缺乏、药物影响及营养吸收障碍等。关爱自己,从关注健康开始。身体不适时,请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2018-01-29 19:43
1.胃黏膜损伤:胃黏膜受损可导致慢性失血,如胃溃疡、胃炎等,使铁元素丢失,引发缺铁性贫血。
2.胃酸分泌异常:胃酸不足会影响铁的吸收,进而导致缺铁性贫血。
3.内因子缺乏:影响维生素 B12 吸收,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常见于恶性贫血。
4.药物影响:某些治疗胃病的药物可能影响造血原料的吸收,间接导致贫血。
5.营养吸收障碍:胃病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使造血所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叶酸等摄入不足,引发贫血。
总之,胃病患者若出现贫血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铁、维生素 B12、叶酸等的食物。治疗时需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