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博炜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创伤骨科
-
胫腓骨骨折是常见的骨骼损伤,保守治疗后出现移位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骨折情况、移位程度、患者身体状况、治疗期望及后续康复等。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稍有不适即应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
2018-01-29 18:40
1.骨折情况:评估骨折的类型、骨折线的走向和骨折端的稳定性,判断移位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2.移位程度:轻度移位可能通过调整固定方式继续保守治疗;严重移位可能需手术复位固定。
3.患者身体状况:若患者身体条件较好,能耐受手术,手术可能是较好选择;若身体较弱,手术风险大,则需谨慎决定。
4.治疗期望:患者对恢复效果和功能要求高,手术可能更适合;若期望较低,可尝试保守治疗调整。
5.后续康复: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式,后续的康复训练都至关重要,包括肌肉锻炼、关节活动度训练等。
总之,对于胫腓骨骨折保守治疗一周后出现的移位,需要医生和患者充分沟通,权衡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以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肢体功能。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胫腓骨骨折? 胫腓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为常见。10岁以下儿童尤为多见。其中以胫骨干单骨折最多,胫腓骨干双骨骨折次之,腓骨干单骨折最少。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承体重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连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担1/6的承重。胫骨中下1/3处形态转变,易于骨折。胫骨上l/3骨折移位,易压迫腘动脉.造成小腿下段严重缺血坏疽。胫骨中l/3骨折淤血可关闭在小腿的骨筋膜室,增加室内压力造成缺血性肌挛缩造成坏疽。胫骨中下1/3骨折使滋养动脉断裂,延迟愈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