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博炜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创伤骨科
-
老年人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骨骼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增长、激素变化、营养失衡、缺乏运动、遗传因素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运动锻炼等。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身体稍有不适即应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
2017-11-29 13:25
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加,骨组织的代谢能力下降,骨量逐渐减少,骨骼变得脆弱。
2.激素变化: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男性雄激素分泌减少,影响骨代谢平衡。
3.营养失衡:钙、维生素 D 等摄入不足,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和维持。
4.缺乏运动:肌肉活动减少,对骨骼的刺激不足,不利于骨形成和骨强度维持。
5.遗传因素:部分人由于遗传易感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
6.药物治疗: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可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吸收,有助于改善骨质疏松。同时,还可使用碳酸钙 D3 片、阿仑膦酸钠片、鲑鱼降钙素等药物。
7.饮食调整: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 D 的食物,如乳制品、豆制品、鱼类等。
8.运动锻炼: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如散步、游泳、举哑铃等。
老年人骨质疏松需要综合治疗,包括合理用药、改善饮食和适当运动。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