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心脏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是有可能发生梗死的。这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血管病变程度、个体差异、基础疾病、神经反应差异、生活习惯等。 1.血管病变程度: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在未引起明显症状时突然导致梗死。 2.个体差异:有些人对疼痛的敏感度较低,心肌缺血时可能未感觉到明显疼痛。 3.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患者,其神经末梢可能受损,对疼痛的感知能力下降。 4.神经反应差异:心脏的神经传导出现异常,可能无法及时传递疼痛信号。 5.生活习惯:长期大量吸烟、酗酒、高脂饮食等不良习惯,增加了无症状梗死的风险。 总之,即使心脏没有明显症状,也不能忽视心血管健康。定期进行体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预防心脏梗死的发生。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4-10-17 11:3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顶立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
发生心肌梗死时,如果梗死的心肌面积小,患者是可以完全没有症状的,尤其是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他们的疼痛感觉不灵敏。但是,只要发生过心肌梗死,无论有无症状,都属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必须进行严格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控制各项危险因素。 血压、血脂正常,如果没有肾脏损害等,建议把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或更低。大量的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收缩压每降低10~14毫米汞柱,舒张压每降低5~6毫米汞柱,发生脑中风的可能性就减少2/5,冠心病减少1/6,总的心血管事件减少1/3。同控制血压一样,如果没有其他禁忌,你应该用药将血脂降得更低,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至于血液黏稠度,它只是在临床上供参考的检查。 一般说来,曾经患心肌梗死的患者,除了采用健康生活方式措施外,如果没有用药禁忌,一定要应用以下四类药: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降脂药、β-受体阻滞剂,它们已经被证实能够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至于你的具体用药和剂量,建议你向心血管内科医生咨询。
2024-10-17 2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