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鞘膜积液是指鞘膜腔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随访观察、药物治疗、穿刺抽液、手术治疗等。 1.随访观察:对于病程缓慢、积液量少、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可定期复查,观察积液变化。 2.药物治疗:适用于因炎症引起的鞘膜积液,常用药物有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以控制炎症。 3.穿刺抽液:通过穿刺将积液抽出,但可能复发。 4.手术治疗:鞘膜翻转术是常用的手术方式,适用于积液量大、症状明显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5.鞘膜切除术:对于鞘膜明显增厚的患者,可考虑此手术。 总之,鞘膜积液的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治疗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局部清洁,预防感染。
2024-10-21 19:4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中药,手术都可以治疗.睾丸鞘膜积液是用鞘膜翻转术,并将渗液管结扎.精索鞘膜积液是将积液部位精索切除.一周以下小儿可自愈,也就是说随着身体生长,渗液管也可能自己愈合.中药治疗也是利用肚脐吸收药物,使渗液官愈合.当然是孩子越小治愈率越高.所以首选是自愈,其次是中药治疗,中药如果治不好,没办法只好手术.不过反过来再说,中药的治愈率只有90%左右,而手术几乎是100%.中药治好后没有复发的,而手术却有.中药治疗没有后遗症,而手术不能保证.各有利弊吧,自己好好考虑一下再做决定.
2024-10-21 19:4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对于睾丸鞘膜积液治疗方法的问题,为你解答。中药疗法:如积液较多时,可用中药治疗有较好疗效。药用:荔枝核、橘核各30克,小茴香8克,车前子12克。水煎服,每天1剂。穿刺抽液:适用幼儿或拒绝手术及手术有禁忌者。在局麻下于阴囊下部用6号注射针头穿刺,抽吸积液。此法一般均要复发,并有易发生感染等弊病,是一种对症姑息疗法。手术治疗:是根治的最佳方法,即进行鞘膜部分切除翻转缝合手术,使再产生的液体被周围组织吸收而痊愈。以上是对睾丸鞘膜积液治疗方法问题的解答。
2024-10-21 19:4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关于鞘膜积液的症状这个问题需要了解,对于鞘膜积液的症状这个问题为你解答如下:睾丸由腹膜后下降至阴囊时腹膜随之下降,成为睾丸鞘膜。包绕睾丸副睾的鞘膜为鞘膜脏层其外尚有一层为鞘膜壁层。两层之间仅有很少量液体。随睾丸下降的鞘突则在出生后完全闭合成为条索状物。若鞘突完全未闭合,腹腔内液体(腹水)可沿其未闭合的管腔流至睾丸周围或停留于精索某一段上形成鞘膜积液称为先天性或交通性鞘膜积液。睾丸固有鞘膜两层间积有过多液体,则为睾丸鞘膜积液。
2024-10-21 19:46
-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鞘膜积液,中医学称为"水疝"。临床表现为阴囊的一侧或两侧肿大如水晶、不红不热、下控睾丸、上引小腹、瘙痒流水或寒湿之邪、久郁化热,亦可见阴囊红肿、小便短赤等证。多因厥阴肝经之脉不得疏利,复受寒湿或湿热郁结所致。方一[来源>《中医杂志》(10)1981年[配方>五倍子、枯矾各10--15克。[用法>上药共研粗末,加清水300-400毫升煎熬,去渣取液,倒入碗内,待微温时,把阴囊全部浸泡在药液中,每次浸泡20-30分钟。每日1剂,浸泡2-3次。下次用时将药液加温,用药前先用温开水洗净外阴部。[功效>收敛消肿。适用于小儿原发性和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等。方二[来源>《浙江中医杂志》(6)1983年[配方>金银花、蝉蜕各30克,紫苏叶15克。[用法>上药加清水,煎2次,去渣,两汁混合倒入碗内,待温先浸后洗阴囊,每次浸泡30分钟。每日1剂,浸洗2-3次。[功效>祛风、清热、消肿。适用于小儿鞘膜积液。方三[来源>《新中医》(9)1982年[配方>肉桂6克,煅龙骨、五倍子、枯矾各15克。[用法>先将上药捣碎,加清水约700毫升煎煮沸30分钟,将药液倒入碗内,待温与皮肤温度相近时,把阴囊全部放入药液内浸洗30分钟。每日浸洗2次,2日1剂,连用8剂。[功效>温经、收湿、消肿。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正常睾丸鞘膜囊内有少量液体(2~3ml),供滑润、保护睾丸用,如果液体过多即为鞘膜积水。而鞘膜积液的概念应包括鞘膜积水、鞘膜积血、鞘膜积脓和鞘膜乳糜肿。它的病因较多,炎症、外伤、肿瘤等阴囊和睾丸病变均可引起鞘膜积液。鞘膜积液中以睾丸鞘膜积液最为常见,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鞘膜积液的手术疗法效果良好。近年来也有单纯行鞘膜囊肿穿刺抽液后注药治疗,不用手术,但术后并发症问题尚有争论。少量积液可无症状。若积液巨大,则有阴囊下坠不适,或排尿及性功能障碍,阴囊部可见梨形或椭圆形肿块,囊性,如为交通性鞘膜积液,则肿块大小可随体位的改变而改变。婴幼儿鞘膜积液多能在发育过程中自行吸收,故除非积液巨大一般不予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较大的鞘膜积液,一般需行睾丸鞘膜翻转术,精索鞘膜积液行囊肿剥除术,交通性鞘膜积液则于鞘突处高位结扎术加鞘膜翻转术。小的鞘膜积液可行囊肿穿刺抽液注药术。鞘膜积液诊断较易,不需特殊检查。但如需要排除睾丸肿瘤,则可进行前列腺、精囊腺、阴囊和阴茎的超声检查鞘膜积液在热带地区发病率高,与血丝虫感染有关系,故平时防蚊措施是重要的。在农村中,由于各种原因,鞘膜积液的治疗重视不够,往往因严重的鞘膜积液而损害双侧睾丸功能。故应呼吁早期求医治疗。婴幼儿的鞘膜积液是先天性的,随着年龄生长发育,淋巴系统功能健全,多可自行吸收,不需急于治疗,可动态观察、定期复诊。
2024-10-22 02:36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鞘膜积液? 正常睾丸鞘膜囊内有少许浆液存在,有滑润作用,能使睾丸在其中自由滑动,而囊壁有吸收和分泌的功能,使其容量保持正常,吸收分泌功能失调而至鞘膜腔积液。其临床重要性在于鞘膜腔内长期积液,内压增高则可导致睾丸缺血以致睾丸发育及功能改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