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晓明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通常能治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中医等。常见原因有细菌感染、鼓膜损伤等。面对身体的不适,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即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安全有效。
2015-11-11 21:08
1.病因:多由急性中耳炎未彻底治疗转化而来,也可能因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等引起。
2.症状:表现为耳内长期或间歇性流脓、听力下降、耳鸣等。
3.检查:通过耳部检查、听力测试、CT等明确病情。
4.药物治疗: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洁,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抗感染。
5.手术治疗:鼓膜穿孔者可行鼓膜修补术,严重者可能需乳突根治术。
6.中医治疗:脾虚所致可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调理。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及时就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多数可治愈。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痰饮? 痰和饮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所谓“积水成饮,饮凝成痰”。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金匮要略》即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区分。这里的痰饮是狭义的专指四饮之一,即饮邪留于肠胃的病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