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国臣 主任医师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胸心外科
-
老人大便失禁的处理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失禁的严重程度、老人的身体状况、护理的便利性、经济因素以及可能的并发症等。 1.失禁严重程度:若失禁情况较轻,偶尔发生,尿不湿可能较为适用;若较为严重且频繁,肛门塞或结合其他护理措施可能更合适。 2.老人身体状况:如老人有皮肤疾病或过敏,需选择对皮肤刺激小的护理用品。 3.护理便利性:尿不湿更换相对简单,但肛门塞使用不当可能引起不适。 4.经济因素:尿不湿成本相对较低,而高质量的肛门塞可能价格较高。 5.并发症风险:长期使用尿不湿可能导致皮肤问题,肛门塞使用不当可能损伤肛门组织。 总之,对于老人大便失禁的处理,应综合评估各方面因素,选择最适合老人的方法。同时,要注意保持老人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和并发症。如情况复杂或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2024-12-18 07:5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荣伟 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
老年人大便失禁的处理应高度重视个体化治疗,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大便失禁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老年人通常表现为轻度的大便失禁大多数患者可通过内科保守治疗得到满意的疗效大便失禁的临床治疗包括内科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2013-12-21 16:3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您好,建议带患者到医院检查一下,看能是小脑萎缩或是其他的病严重了. HMJ
2013-11-18 16:4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老年大便失禁(fecal incontinence)或称肛门失禁(anal incontinence)是指每天至少2次或2次以上不随意控制的排便和排气。它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具有多种病理生理基础的一种临床症状老年人的发生率约为1%老年住院病人较多见一般女性多于男性。大便失禁常见于老年人轻度的大便失禁常不被患者和医生所重视确切的发病率报告不多。国外有人统计65岁以上的一般人群中,其发病率男性为10.9‰,女性为13.3‰,而生活在老年之家者则为10%~17%,在住院的老年病人中为13%~47%。大便失禁的发生机制有多种因素。最重要的是内、外肛门括约肌张力和直肠感觉受损。组织学和电生理学研究提示肌肉萎缩是由于神经支配丧失的结果。 病因 大便失禁的病因繁多,1种或多种病因均能引起大便失禁大便失禁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可按失禁的程度、性质、直肠感觉和病因等分类,也可以中医辨证分型,但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其病因分类如下: 1.大便性状的改变 (1)肠易激综合征。 (2)炎症性肠病 (3)感染性腹泻 (4)滥用泻剂。 (5)吸收不良综合征。 (6)短肠综合征。 (7)放射性肠炎 2.肠容量或顺应性异常 (1)炎症性肠病 (2)直肠容量缺损 (3)直肠缺血。 (4)胶原血管性疾病。 (5)直肠肿瘤。 (6)直肠外压迫 3.直肠感觉异常 (1)神经系病变。 (2)溢出性失禁。 4.括约肌或盆底功能异常 (1)括约肌解剖学缺损。 (2)盆底肌丧失神经支配 (3)先天性异常。 老年人大便失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粪块嵌塞、直肠感觉异常、肛门括约肌压力降低、神经肌肉功能紊乱、痴呆、医源性的等等。 发病机制 正常排便活动在是神经内分泌调节下条件反射的随意活动,是多系统参加的复杂生理过程。结肠内粪便或气体随着结肠节律性收缩运动和胃结肠反射的不自主活动到达直肠下段后,刺激直肠壁压力感受器。当腔内压达到一定阈值时,交感神经兴奋,直肠扩张、内括约肌收缩,肛隐窝受到刺激而产生便意。这一冲动沿内脏传入神经骶副交感神经传入腰髓的排粪中枢,再传入大脑皮质感觉区和运动区。当大脑皮质解除排便的抑制时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松弛,即可出现排便活动 关于大便失禁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正常大便的自控有赖于许多因素:大脑的功能粪便的容量和稠度、结肠的传输、直肠的膨胀性、肛门括约肌的功能、肛门直肠的敏感性和肛门直肠反射等。这些因素中任何1个或多个因素的异常都可能导致大便失禁。 正常的排便需要适当的肛门直肠感觉。盆底感受器在察觉直肠内存在粪便方面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粪块嵌塞和溢出性大便失禁患者均有直肠感觉的降低,外伤性和特发性大便失禁(idiopathic fecal incontinence)的患者可能有肛管感觉的异常。特发性大便失禁或称神经源性大便失禁,它是由于控制盆底横纹肌及肛门外括约肌的神经进行性损害及内括约肌功能减退所致。 症状 临床表现: 大便失禁较多见于老年人,且通常发生于机体较虚弱的状态下同时常存在便秘或小便失禁。女性发生的大便失禁较男性多见,经产妇则更多。 大便失禁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排便和排气失控,轻症失禁患者对排气和液体性粪便的控制能力丧失,其内裤偶尔弄脏,重症患者对固体性粪便也无控制能力,表现为肛门频繁地排出粪便,如果患者能够迅速找到厕所,则可以避免弄脏衣裤。本症患者常因肛门会阴区长期潮湿不洁,污染衣裤、床单等而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体检可见肛门会阴区潮湿不洁、湿疹溃疡瘢痕、肛周皮肤瘢痕肛门松弛,有时可见直肠脱垂。指检可触及坚硬的粪块或肿瘤等,可有肛门括约肌松弛和伸展,其收缩力减弱或消失。仔细检查能准确判断收缩无力的部位并可显示肛管反射消失。
2013-11-18 16:4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是什么样的大便:水样便、稀便、还是成形便?如果是前二者,需考虑消化道疾病。如果是成形便,则要考虑颅脑疾病。建议查脑电图、头颅增强MRI,排除脑炎、脑瘤、癫痫及脑血管疾病。
2013-11-11 16:4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机体对直肠内液态和固态内容物以及气体蓄控能力丧失,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常有腹泻,轻者粪便排出污染内裤,重者频频腹泻或排出软便。可发生于儿童、成年和老年,且往往因腹泻不止而去医院就诊。据调查7%的65岁以上老年人每周最少1次大便失禁,老年人在住院监护期间46%病人有大便失禁,常同时伴有尿失禁,大便失禁的妇女26%有泌尿妇科临床问题。保持正常的大便需要多个因素的联合相互作用,当一个或多个因子的破坏即可引起失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