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林涛 主任医师
阳江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
正常人突然大便失禁,可能是神经系统疾病、结直肠疾病、肛门括约肌损伤、内分泌与代谢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信号。 1.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脊髓损伤等,会影响神经传导,使排便反射失控,导致大便失禁。 2. 结直肠疾病:结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会破坏肠道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排便的控制。 3. 肛门括约肌损伤:外伤、手术等原因导致肛门括约肌受损,无法正常收缩,引起大便失禁。 4.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糖尿病等可损害神经和血管,影响排便功能。 5. 感染性疾病:严重的肠道感染,如细菌性痢疾等,可刺激肠道,导致腹泻和大便失禁。 正常人突然大便失禁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可能预示多种重大疾病。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相关科室检查,明确病因并治疗。治疗时,如神经系统疾病可能会用甲钴胺、维生素B12、胞磷胆碱钠等药物营养神经;肠道感染常用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黄连素等药物抗感染,但均需遵医嘱。
2025-04-24 02:58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机体对直肠内液态和固态内容物以及气体蓄控能力丧失,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常有腹泻,轻者粪便排出污染内裤,重者频频腹泻或排出软便。可发生于儿童、成年和老年,且往往因腹泻不止而去医院就诊。据调查7%的65岁以上老年人每周最少1次大便失禁,老年人在住院监护期间46%病人有大便失禁,常同时伴有尿失禁,大便失禁的妇女26%有泌尿妇科临床问题。保持正常的大便需要多个因素的联合相互作用,当一个或多个因子的破坏即可引起失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