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钟娃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正常人突然大便失禁,可能由神经系统病变、肛门直肠疾病、肌肉损伤等因素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影响排便反射;肛门直肠疾病破坏正常结构功能;肌肉损伤使肛门控便能力下降。 1. 神经系统病变:如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会损伤脑部神经,影响排便中枢的正常功能,导致大便失禁。此外,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等也可能影响神经传导,干扰排便反射。 2. 肛门直肠疾病:肛瘘、肛周脓肿等感染性疾病,会破坏肛门直肠周围的组织和肌肉,影响其正常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直肠脱垂、痔疮等疾病,严重时也可能导致肛门失禁。 3. 肌肉损伤:分娩过程中,会阴撕裂或盆底肌肉损伤,会使肛门括约肌功能受损。外伤、手术等也可能直接损伤肛门括约肌,导致控便能力下降。 正常人突然大便失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4-21 02:33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机体对直肠内液态和固态内容物以及气体蓄控能力丧失,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常有腹泻,轻者粪便排出污染内裤,重者频频腹泻或排出软便。可发生于儿童、成年和老年,且往往因腹泻不止而去医院就诊。据调查7%的65岁以上老年人每周最少1次大便失禁,老年人在住院监护期间46%病人有大便失禁,常同时伴有尿失禁,大便失禁的妇女26%有泌尿妇科临床问题。保持正常的大便需要多个因素的联合相互作用,当一个或多个因子的破坏即可引起失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