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岁女性胆固醇高且手麻,原因及对策?
年龄:47 性别:女 主要症状:病情描述: 总胆固醇 7.39mmo1/l 甘油三酯 2.15mmo1/l 高密度胆固醇1.41mmo1/l 低密度胆固醇5.89mmo1/l 这是体检的结果,因为这段时间每到晚上就手麻。有时一个有时都麻。 你想解决什么问题:怎么把胆固醇降下来,手麻是怎么回事,我们这的医生没说出什么。想来请教下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金华 医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47 岁女性体检发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胆固醇升高,伴有手麻症状。可能的原因包括不良生活习惯、基础疾病、内分泌紊乱、遗传因素、药物影响等。 1.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高油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易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应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运动量,戒烟戒酒。 2. 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会影响血脂代谢和血液循环。需积极控制血压、血糖,遵医嘱使用降压、降糖药物。 3. 内分泌紊乱:女性在更年期前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血脂代谢。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4. 遗传因素:部分人由于遗传,存在脂质代谢异常的基因。此类情况需更严格地控制饮食和生活方式。 5.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血脂,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降胆固醇的药物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但药物使用需遵医嘱。 总之,该患者需要综合调理,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必要时使用药物降脂,并定期复查血脂和相关指标。
2024-12-18 06:1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您提供的数据可能有误,低密度的数据是不是不对啊?就目前的情况看,单纯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大概不足以改善您丈夫的血脂情况,最好吃药,首选他汀类的药,如舒降之,40mg,每晚一次.另外,还应当戒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高胆固醇的时候是可以吃鸡蛋的,但是要限制数量,所谓的优质胆固醇是指高密度脂蛋白,个人认为,高密度脂蛋白低了肯定不好,但是高也未必佳,何况,高密度脂蛋白也不是可以通过饮食能够调节的,这主要还是身体合成的而不是通过吸收来的,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必要且又重要的。
2014-01-08 14:0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你好 这种情况建议除了饮食和运动外 加用降脂药物治疗 或是献血 也有可以的
2014-01-02 14:0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治疗的目标不仅要使血总胆固醇至少降低5.7毫摩尔/升(如有冠心病则应低于4.7毫摩尔/升)以下, 而且要通过控制饮食中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摄入, 以有利于心血管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如肥胖、糖尿病等的及时防治,并增加心血管的保护因素。 仅有血胆固醇含量增高,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的患者,饮食治疗的要点是限制食物胆固醇,每天总摄入量少于200mg。病人应忌吃或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每只鸡蛋蛋黄含250~300mg胆固醇)、贝壳类(如蚌、螺蛳等)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等)。另一方面病人应该摄食适量的胆固醇含量不太高的营养素,如瘦的猪肉、牛肉、鸭肉、鸡肉、鱼类和奶类。这些食物胆固醇含量并不高,例如,每瓶牛奶仅含30mg,其他几种食物每100克中也仅含胆固醇100mg左右,不必过分忌口,当然也不要吃得太多。其次是限制动物性脂肪,适当增加植物油,计算表明,如烹调不用动物油,则每个患者每月可吃植物油(豆油、玉米油、菜油等)500~750g比较理想。素油虽好,但也不宜吃过多,否则也会带来不利的作用。第三,多吃蔬菜、瓜果,以增加纤维的摄入。第四,多吃些有降胆固醇作用的食物,如大豆及其制品、洋葱、大蒜、金花菜(草头)、香菇、木耳等。这些食物中,有的还同时具有抗凝血作用,对预防血栓形成和冠心病也有好处。
2013-12-29 14:0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国华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胆固醇高就是一般意思上的血稠的一种,需要治疗,如果长久不管,特别容易得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冠心病),还有外周血管阻塞.说白了就是,血太稠,走不动,血容易堵,堵住那里,那里有毛病,必须治疗.建议到心脏内科就诊,服用辛乏他丁或其他他丁类药物,服用3个月后复查血脂,然后药量减半,然后再用3个月,少吃油腻食物,少吃动物内脏,少吃海鲜.
2013-12-29 07:4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