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状脑下腔囊肿
我婆婆04年胃癌切除,近期老是头疼,做CT说蛛网膜脑囊肿,6cm*2cm,应该怎么治疗呢,手术后会不会复发?向您请教!她一直吃着治胃癌的药,好像身上没有癌细胞了吧?现在有头晕的感觉了,如果不切除会不会越来越大呢,我们这得医生说吃中药药效到不了那个地方呢,怎么办呢?请教!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你好,这珠网膜囊肿为良性脑囊肿的一种,较小的囊肿无需特殊治疗.囊肿如果有增大趋势或对周围脑组织已构成压迫出现症状时需手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或脑浅表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不含脑实质内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脑底动脉瘤,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动脉硬化。少见的病因有脑基底异常血管网膜病,动脉炎、肿瘤破坏血管、血液病等。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40~60岁之间。脑脊液检查、CT以及脑血管造影等可以明确诊断。
2016-03-21 09:0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脑出血是只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自发性出血,占有全部脑卒中的20%~30%,多数发生与半球,少数在脑干和小脑,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脑出血的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并有动脉硬化。少数是脑内小动脉畸形或动脉瘤、脑肿瘤、动脉炎、血液病、抗凝或凝血栓等引起。好发年龄为50~65岁,多有高血压史,CT表现可见块状高密度影周围可有水肿;脑血管造影可见血管受压移位小血管,可见出血破坏或受压不显影。并不是所有的颅内蛛网膜囊肿都要求作外科手术,无症状可不必手术,无颅内压增高和局部神经功能缺损者可暂不做手术,仅行随访观察.目前较统一的手术适应症:1)定期检查发现囊肿进行性扩大,合并脑积水或伴硬膜下血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症状.2)囊肿压迫脑组织,产生颅内高压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3)存在难以忍受的症状,保守治疗无效.4)囊肿诱发癫痫
2016-03-21 05:2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根据患者的情况,不建议她现在手术,可以用中医方法巩固治疗,可以扶正祛邪,提高机体免疫力,杀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防止复发转移,而且中医治病可以治标治本,没有负作用,效果显著.祝早日康复.
2016-03-21 01:4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并不是所有的颅内蛛网膜囊肿都要求作外科手术,无症状可不必手术,无颅内压增高和局部神经功能缺损者可暂不做手术,仅行随访观察.目前较统一的手术适应症:1)定期检查发现囊肿进行性扩大,合并脑积水或伴硬膜下血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症状.2)囊肿压迫脑组织,产生颅内高压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3)存在难以忍受的症状,保守治疗无效.4)囊肿诱发癫痫.6.随访观察包括哪些内容?因为蛛网膜囊肿常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而定位症状并不明显,在手术前应排除其它病症引起头痛的因素.对药物治疗的反应,脱水治疗有效表明存在一定的颅内高压.囊肿是否存在进展,同时与症状的发展相伴行.6.手术方式包括哪几种?手术方式包括直接与间接手术,前者通过开颅或内镜手术将囊壁切除或将囊肿与蛛网膜下腔、脑室交通;后者使用分流装置将囊液引流至腹腔.从理论上讲囊壁切除是最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显微手术将囊肿全部切除),但由于位置深在,囊壁与正常的神经结构严密粘连,很少能全切囊壁,常因肿瘤囊壁切除较少而出现囊肿复发.故近来我科采用内镜下手术,在微创手术条件下,将囊腔与蛛网膜下腔打通,同时切除一部分囊肿包膜,有效地减少囊肿复发率.分流手术的优点是技术简单,并发症少及死亡率低,囊肿体积的减少是逐步的,其缺点是存在感染和分流管机械性等并发症,临床症状多能缓解.
2016-03-20 20:3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胃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世界上胃癌发病率约17. 6/10万,据统计占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肿中占第三位。男性居多,男女患者比例为2~3: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统计,42%的胃癌患者在我国,其原因可能与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等因素有关。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大弯、胃小弯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绝大多数胃癌属于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仍较低。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