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提问

即问即答

首页 找问题 找医生 专家答疑 健康微窗口 健康热点 查疾用药 健康百问 找名医看诊 预约挂号

抑郁伴随焦虑是是什么表现

抑郁症

我今年30岁,生活在四川周边的一个城市,经历过一次地整治后,我就开始恐慌,生怕哪天有地震了,有时还有死的欲望,心情不好,做心理测试是中度焦虑伴随抑郁症。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特约医生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您好,按照目前您提供的信息来看,首先要明确,临床上对于抑郁症和焦躁症的确诊,有很明确的诊断依据,不一定出现了相似的症状就认为是该疾病。抑郁症和焦躁症如果同时存在一般表现为精神不稳定,在自闭和焦躁不安之间来回切换等,具体情况建议及时就医。祝您早日康复。

    2018-08-10 17:41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我们认为:你好:其实在用“焦虑”或者“抑郁”说明某些问题的时候,不一定就是对患者最好的指导。因为从你的特点上来看,属于比较容易将某件事情朝最坏或者是糟糕的方向想的个性。焦虑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人本身如果过高的自我唤醒,不良的自我暗示,缺乏对医学常识的了解,病态地将生理状态归之于某一些危险因素等等,将自己推到了一种压力明显的状态当中。刚出道与否,不成为判断一名医师是否合格的指标。我之所以觉得在这里他做得失误,是因为过度在意了测试结果,而在解释测试结果之前,没有先问诊,再确诊。因为要判断是否是焦虑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一旦长时存在焦虑,必然会伴随着抑郁的某些表现。所以,焦虑与抑郁同存是很普遍的临床现象。反过一说,人处于长时抑郁当中,也极容易伴发焦虑。但是,用二个词来说明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么样处理,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我们不能说,因为他焦虑了,所以他的表现就是这样。这就相当于:“因为你焦虑,所以你的症状都是焦虑的合理表现。”再者,既没有解释了你的问题成形的原因是什么,亦没有知道如何去缓解和治疗焦虑。在考虑是否需要服药的问题上,对于当事者来说,可能因为担忧于自己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容易依从于医生的指导和要求。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惊恐发作曾出现过的话,而且,你亦表现出对生理状态变化和的异常敏感,对医生的依众性必然就很高,在这种过高的依从性之下,你并不会考虑一个治疗方案是不是对自己是合适的,也不会考虑是否服药就是必要的,而是“认真听医生的话,认真吃医生开的药”。但是,后续问题就来了。药物的使用,一定会再对生理状态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势必又会扩大你本身的“不良感觉”,一旦有一天你获知某药对你造成了什么伤害,或者是某个医师要求你减停药,到时候你又会考虑:“原来前面那个医生是水平有限啊。”这样一来,你不仅对治疗心存疑虑,亦会慢慢加深自己的担忧,对自己的心理调整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你现在也发现了,你很担忧自己的生理状态。你把自己的很多行为都朝一个方向去思考“如何健康”,其实换一个思路就变成了“如何避免类死亡”。类死亡就是指的不健康,严重的疾病,严重的创伤等等直接与生死相关的某些问题。这种泛化的特点,在其后会让你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自己的细节,关注自己的状态,关注自己的感受。与其说是有问题影响着你,不如说是你的感觉越加敏感。我们也清楚,人对自我注意力一旦提高,相当多的躯体变化将会被放大。譬如呼吸这个问题,平时我们并不会留意我们的呼吸是怎么样的节奏,怎么样的特点,但是人一旦关注于自己的呼吸变化,有人会发现自己的呼吸有的时候是不规律的,有的时候肺部不舒服,有的时候想咳嗽,有的时候似乎听到血管跳动等等。这种注意力的集中,可以让人们发现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这种变化,虽然是正常的,却因为在某些时间的表现“异常”而带给不少人极大的压力。现在的你,转变成对于自己的生理感觉的异常解释。而且,把这种解释导向了疾病产生的问题上。虽然以惊恐发作为首发,后续以担忧疾病的产生为表现,有着焦虑症状的典型表现。但是,后续问题的产生,源自于惊恐发作之后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医源性暗示以及治疗方案的相对单一和缺失。惊恐发作的时候,确实给当事者带去了强烈的恐惧感,就像你说的“就好象要死了一样”,可是“好象就要死”和“死”是二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惊恐发作之后,处理不得当,那么,当事者往往会不停地求助于医疗机构,频繁地担忧自己本身患上某一种疾病,为了避免此疾病带来更大的影响和伤害,不停地寻求医学资料,不停地进行医学检查,以排除自己所担忧的问题。到了后期,由于掌握了一定的医学知识,求助于医生的行为可能会下降,但是对药物的使用会提高。因为药物不仅仅产生了一定的药效,也产生了不小的安慰剂效应。这样一来,最终,有可能因为乱服药而增加机体异常的可能。结果,就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本身,你们寻求于医学手段来帮助自己确定,治疗生理疾病是合理的。不过问题就在于,过度强调了生理状态的异常感受,以疾病倾向来解释此类状态。频繁游走于医疗机构当中,不仅仅加大了治疗费用,也加大了心理压力。一旦因为某一个医生的另一句不良解释,又会加大你们对自己状态的病态解释的合理性,于是,你们会告诉自己:“啊,看吧,我就说肯定有病,连医生都这样说了。”服用什么药物,我个人不发表意见。对于前期的治疗,有其可取性。特别是惊恐发作后伴长时特定焦虑,药物的服和对于减轻焦虑所带来的应激压力是可取的。但是问题就在于,服药之后,单纯地依靠于药物调整个人的状态,这显然是有所不足。惊恐和焦虑,再伴发抑郁的话,即使确诊,也必须明确,此问题的形成,不是由于某一类疾病所致的结果,在当事者反馈的信息当中,大量的不良认知及其伴随的心理感受,必然不可能由药物的介入而得到帮助。你其后提及的那些信息,我考虑为自主过度关注加药物的副作用双重影响,不考虑为病理性病变。再加上你个人已经通过一些检查排除了疾病的致病因。而且,明显地感觉到,你在描述你的问题的时候,也强调的不是你得了什么疾病,而是强调了它带给了你多少烦恼。而你其后提到的那些活动,有缓解焦虑的作用。你提到的上网游戏的时候之所以会缓解,原因在于注意力的关注点转移到另一个行为当中,所以会感觉得到好了一些。关于你提到的治疗的时间长短的问题,也提到了费用的问题。这二个问题可以归之为一个问题。考虑到你在惊恐发作之后一直在服用药物,那么,可能你再去就诊,依然会采用药物治疗为主。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它有合理之处,也需要权衡一二。我不认为花钱是我们需要过多考虑的问题,问题应该放在如何治疗上最为合适。你既已经在服用药物,前期以焦虑为主要表现,那么,在药物介入依然存在的情况下,系统的心理治疗就显然必然而重要了。一个人既不知道自己的生理状态变化的范围,也不知道自己的解释是否合适,亦不知道如何来化解压力,更不知道如何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尚不知道自己的适应能力等等情况下,确实对自己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即使就像你说的“最希望只是你的心理作用”,我至少目前看到有很大的程度是心理作用。而治疗的话,问题存在的时间不长,二十一岁,这些因素都提示出治疗预期会非常良好。从你的特点上来看,治疗时间可能需要三到六个月时间。在药物介入的条件下,再辅助心理治疗,双管齐下,既缓解了焦虑,亦做到整体治防,后期效果会呈乐观。每个人都期望自己可以愉快,轻松,健康地享受生活。现在的你,正好在实习当中,马上也将面临工作。我想你也不会希望自己带着这样的状态投入到这些社会生活当中。你现在提出这样的问题,很有意义。顺便说一句,测试结果,只作为一种治疗参考依据,不作为诊断依据。我们仅能通过测试来说明一个人在某一种问题上的倾向更高,而不是证明你得到了这个分值,你就是这个问题。在后续治疗当中,你可以向医生询问诊断的原因何在,治疗方案的科学性何在,而不需要仅仅作一个听话的受治者。时间有限,仅做此回答。希望对你略有帮助,祝你早日康复。

    2016-03-10 18:08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你好,我说的简单一些,你也好理解;焦虑和抑郁最终都是心理的想法和感受引起的身体症状,所以最终的治愈还是需要心理治疗的,药物的作用是在初期帮助调整,但是无法改变你下意识的想法和感受的。焦虑和抑郁需要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从而改变抑郁焦虑的感受和想法,自我和合之后才能好的;所以我建议你吃药的同时参加心理辅导,药物只是控制不是治愈,控制好了之后再次受到刺激还会发作,你不可能让它们一直伴随着你吧;很简单,药物治疗之后你对焦虑和抑郁还是一点都不懂,自然会再次陷进去的;我们润轩的心理治疗,你这样的情况一两个月就可以完全好了,并且是治愈而不是控制;说的简单,希望你能够理解

    2016-03-10 15:33
就医问药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Depression)是神经症的一种。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引起抑郁症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等。一般病程长,具有缓解与复发倾向,部分病人预后不良。 查看全文»

失眠 幻听
推荐医生 更多»
  • 黄学军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擅长:     对本专业常见病和疑难 详情»

  • 郭赛珊

    主任医师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内科疑难杂病、妇科病、睡眠障碍、不孕不 详情»

  • 符文彬

    主任医师 教授

    广东省中医院

    擅长:颈腰腿痛及痛风性关节炎、中风、帕金森氏病、抑郁症、焦虑症的治 详情»

推荐用药 更多»
易特安

疗效:各种类型的抑郁症。

碳酸锂片

疗效:主要治疗躁狂症,对躁狂和抑郁...

专家咨询 更多>
宋长惠

宋长惠 / 主任医师

擅长:对失眠、抑郁、焦虑、强迫、精神分裂、情感性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以及躯体化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有独特见解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擅长使用整合医学模式融合中西医结合技术,对各类精神心理疾病及躯体病症进行治疗。

预约挂号
蒋晓江

蒋晓江 /

擅长:精神康复、精神障碍、精神心理、睡眠障碍科、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紊乱、头痛头晕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二级预防措施、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治、慢性失眠症以及顽固性失眠症的治疗研究。

预约挂号
蒙华庆

蒙华庆 / 主任医师

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精神障碍睡眠障碍、焦虑症、强迫症、心理疏导双想情感障碍等疑难杂症的治疗研究有着独到的见解、疗效显著

预约挂号
医院问答 更多>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包头世纪泌尿专科医院 2023-12-18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平顶山儿科医院 2024-01-24
脑缺氧会嗜睡吗?

脑缺氧会嗜睡吗?

内蒙古精神病医院 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