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周围性面瘫
标题:2009年1月车祸导致颞骨骨折压迫面神经,男,32岁。2009年1月车祸导致颞骨骨折压迫面神经,做了面神经修补手术,术后眼晴可以闭上,到目前有什么好的治疗吗?谢谢啦!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朋友你好,周围性面瘫: 是指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贝耳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系常见病. 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略多.通常急性起病,于数小时或1~2天内达高峰.病初可有下颌角或耳后疼痛.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闭合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耳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歪向健侧,因口轮匝肌瘫痪而鼓气或吹口哨时漏气,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病变在鼓索参与面神经处以上时,可有同侧味觉丧失. 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即可诊断.但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格林-巴利综合征可有周围性面瘫,但多双侧性,有对称性肢体瘫痪及脑脊液蛋白-分离现象. 2,各种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等并发的耳源性面神经麻痹,多有原发病的特殊症状及病史. 3,颅后窝的肿瘤或脑膜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大多起病较慢,且有其他颅神经受损或原发病的表现. 引起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感染性病变耳部带状疱疹,脑膜炎,腮腺炎,猩红热,疟疾,多发性颅神经炎,局部感染. (2)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颞骨化脓性炎症. (3)肿瘤基底动脉瘤,颅底肿瘤,听神经瘤,颈静脉球肿瘤. (4)外伤颅底骨折,面部外伤. (5)中毒如酒精中毒. (6)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 (7)血管机能不全 (8)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面瘫的治疗,中枢性麻痹应针对病因,周围性麻痹应根据病程的早晚采取相应的措施. 周围性麻痹的早期治疗,目的在于设法恢复神经的功能,方法包括:针灸,减压术,神经吻合术,神经移植或神经交叉吻合术和神经搭桥术等.周围性麻痹的后期治疗,目的在于设法纠正畸形和改善功能,用于经早期治疗后,常时间随诊观察,恢复不满意,或确认恢复无望的病例. 后期整形手术有静力支持和动力支持两种方法,畸形程度严重者,尚需配合辅助性手术,以增强疗效. ⑴静力支持法:利用植入皮下的强韧筋膜条,牵紧瘫痪部位,以达到颏面两侧在静力状态下的平衡对称,使畸形得到改善,但无自主表情活动.此型手术简便易行,效果也较可靠,故一般较常采用,名为筋膜条悬吊术. ⑵动力支持法:利用肌肉的转移和移植,不仅能达到静力状态下的平衡,并能恢复一定的自主表情能力.有肌瓣,肌瓣筋膜条,骨骼肌等的转移和移植等手术方法. 面瘫注意事项 急性期应适当休息,面部要持续保暖,不能用冷水洗脸,外出时可戴口罩,睡眠时勿靠近窗边,避免直接吹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服用药的患者要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并注意观察有无副作用. 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瞬目动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护的非常重要的,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每日2~3次,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时力度要适宜,部位准确;只要患侧面肌能运动就可自行对镜子做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每个动作做2个八拍或4个八拍,每天2~3次,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及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进食后要及时漱口,清除患侧颊齿间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软食,忌食寒凉,辛辣刺激性食物祝你早日康复
2016-03-07 13:4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你好,外伤造成的神经损伤,预后一般是比较慢的已经行面神经修补术,如果还存在面瘫的话,可以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看症状是否好转。
2016-03-07 11:4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自我按摩治面瘫本病治疗除根治原发病外,主要疗法为针灸,理疗,按摩,药物等.自我按摩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现将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1.准备.取卧床位者枕好;若坐位者头靠墙壁.患者思想集中排除杂念.按摩前先做热敷或中药煎汤(桂枝9克,防风9克,苏叶9克)浸湿毛巾热敷.谨防药液误入眼内.2.轮刮眼睑.以两手食指及中指的罗纹面为术端,分别从眼内眦向外均衡刮上下眼睑各50次,然后轻揉眼皮20-30转.3.指擦鼻翼.以两手食指罗纹面为术端,分别从鼻根两侧向下擦至鼻翼两旁迎相穴50次,在该穴处轻按揉1-2分钟(迎香穴在鼻翼旁开0.5公分).指端按压由轻渐重,可治口角歪斜,鼻塞之症.4.点捻四白穴.该穴在眶下孔凹陷处,瞳孔直下.以食指为术端捻四白穴,边捻边渐施压力.持续1-2分钟.5.掌揉颊车,地仓穴.以同侧手之大鱼肌紧贴病侧颊车穴(咀嚼肌),边揉边移至地仓穴(口角旁开0.5公分),往返50次.治疗时注意面部保暖,莫受冷风吹,忌冷水洗脸,不食刺激性食物.每天按摩1-2次,对治愈面瘫大有裨益.以上是对“左侧周围性面瘫”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6-03-07 09:2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种情况考虑面神经麻痹,引起左眼睑闭合不全、嘴角向右歪斜等症状。建议到当地正规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正规使用激素、神经营养药物等治疗。急性期针灸的治疗效果不错
2016-03-07 02:4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面瘫的根源在于颈椎骨骼错位歪斜压迫神经引起神经痉挛而形成面部神经痉挛麻痹,导致面部肌肉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等症. 心理因素易引发面瘫:调查显示,心理因素是引发面神经麻痹的重要因素之一.面神经麻痹发生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存在身体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及身体不适等情况.[1] 对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传统治疗,都采用针灸,贴药,拔罐,割治,火针,电针,理疗,鼻塞药,介入治疗,面部注射药物等及一些民间的土办法如擦鳝鱼血等.这些传统的办法,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兴旺解除疾病,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是祖国医药定库中的瑰定. 但是,就治疗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面部肌肉的疾病上却有着它严重的,甚至不可克服的后遗症,是造成大量病人一生极大痛苦的根源. 面部肌肉都呈扁平,扁薄的皮肌和条状的扁平肌,这些肌肉起自于颅骨的不同部位,分布在眼裂,口裂,鼻孔的周围,呈扁平环形肌和扁平辐射形肌肉与周围的肌肉组织联结在一起.在这些肌肉收缩和舒张时,有开大和缩小眼,口,鼻孔的作用.同时牵动着面部皮肤活动,表现出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面部的肌肉大约有26块之多.它们互相重叠在一起各有各的功能,如果在面部上针灸,拔罐,贴药,电针,火针,面部注射营养神经的药物,介入治疗.这些治疗方法,会造成这些肌肉的损伤,出血,纤维化及炎性反应.所以面瘫最好以针灸治疗,并以手法为主,治疗过程中不加用药物或电针.
2016-03-06 20:3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