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秦桂华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糖尿病患者出现大便失禁,可能与神经病变、肠道功能紊乱、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血糖控制不佳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等有关。 1. 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周围神经,包括支配肠道和肛门括约肌的神经,导致肠道蠕动和肛门控制能力减弱。 2. 肠道功能紊乱:糖尿病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平衡,造成肠道蠕动异常,引起腹泻或便秘,进而导致大便失禁。 3. 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肛门括约肌力量减弱,无法有效控制排便。 4. 血糖控制不佳:血糖波动大,加重身体各系统的损害,影响肠道和肛门功能。 5. 合并其他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肠道炎症等,也可能导致大便失禁。 总之,糖尿病患者出现大便失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改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2025-02-10 21:3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糖尿病患者出现大便失禁,可能与神经病变、肠道功能紊乱、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血糖控制不佳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等有关。 1. 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周围神经,包括支配肠道和肛门括约肌的神经,导致肠道蠕动和肛门控制能力减弱。 2. 肠道功能紊乱:糖尿病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平衡,造成肠道蠕动异常,引起腹泻或便秘,进而导致大便失禁。 3. 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肛门括约肌力量减弱,无法有效控制排便。 4. 血糖控制不佳:血糖波动大,加重身体各系统的损害,影响肠道和肛门功能。 5. 合并其他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肠道炎症等,也可能导致大便失禁。 总之,糖尿病患者出现大便失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改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2025-02-10 12:4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机体对直肠内液态和固态内容物以及气体蓄控能力丧失,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常有腹泻,轻者粪便排出污染内裤,重者频频腹泻或排出软便。可发生于儿童、成年和老年,且往往因腹泻不止而去医院就诊。据调查7%的65岁以上老年人每周最少1次大便失禁,老年人在住院监护期间46%病人有大便失禁,常同时伴有尿失禁,大便失禁的妇女26%有泌尿妇科临床问题。保持正常的大便需要多个因素的联合相互作用,当一个或多个因子的破坏即可引起失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