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纤维化病?有相关医院推荐吗?
每天都没有食欲吃饭,天天都觉得浑身没力。在当地医院X片检查时肺纤维化病。住院一个多星期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没有治好。请问,什么叫肺纤维化病?有没有治疗肺纤维化的医院推荐啊?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肺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肺组织的纤维化改变,影响呼吸功能。致病因素多样,如环境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副作用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氧疗等,但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医院应选择正规的三甲医院。 1. 疾病原理:肺纤维化是由于肺部组织长期受到损伤和炎症刺激,导致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使正常的肺组织结构被破坏,肺泡失去弹性,气体交换功能受损。 2. 致病因素: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粉尘、金属颗粒、有害气体等环境中。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累及肺部。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胺碘酮、博来霉素等可能引发。 感染:病毒、细菌等感染后肺部修复异常。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 3. 症状表现:常见的有呼吸困难、干咳、乏力等,病情逐渐加重。 4. 诊断方法:包括胸部高分辨率 CT、肺功能检查、血液检查等。 5.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常用的有吡非尼酮、尼达尼布、糖皮质激素等。 氧疗:缓解缺氧症状。 肺康复训练:增强呼吸肌力量。 肺纤维化病治疗难度较大,患者需积极配合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建议选择具有丰富诊疗经验的正规医院就诊。
2025-02-06 18:2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肺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而引起的肺脏损伤,病理过程早期以下呼吸道急性炎症反应为主,包括肺泡炎,间质性肺炎,肺泡上皮受损,成纤维细胞增生,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由此导致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某些细胞外基质成分在肺泡和间质内沉积及纤维组织过度修复,造成肺组织结构的紊乱,肺实质损伤,慢性肺纤维增生,肺间质纤维化,胶原沉积,肺泡结构改变,最终发生肺纤维化.临床患者表现为活动性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等,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预后缺少极差.目前缺乏肯定的或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其发病原因非常复杂,目前不是很清楚.肺纤维化的病因:1.风湿免疫病:系统硬化症,多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结缔组织病,强直性脊柱炎;2治疗或宝宝药物相关性疾病:抗心律失常药,抗炎药物,抗惊厥药物,化疗药物,维生素,放疗,氧中毒;3职业和环境相关性疾病:矽肺,石棉肺,重金属肺,煤尘肺,铍尘肺,氧化铝肺;4吸入无机粉尘:滑石粉肺,铁尘肺,锡尘肺;5吸入有机颗粒(过敏性肺泡炎):饲鸽者肺,农民肺;6原发性疾病(未分类型)肿瘤性疾病:肺淋巴管癌病,支气管肺泡癌,肺淋巴瘤Kaposi肉瘤;7特发性纤维化疾病:物发性纤维化,家族性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间质性肺炎,脱屑性间质性肺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自身免疫性肺间质纤维化;8其它:神经纤维瘤病,结节硬化症结节病,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肺泡蛋白沉淀症,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症,肺泡微结石症,转移直接性钙化.目前缺乏肯定的或特异性的治疗药物.
2016-02-28 01:1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一般出现胸闷或者呼吸困难的话,应该考虑心肺疾病或者神经官能症。上述的情况建议到医院就诊,查一下心电图和心脏彩超,胸部透视,如果均未发现异常的话,可能是心脏神经官能症,一般口服谷维素,维生素B会逐渐好转的。
2016-02-28 01:0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肺纤维化这类慢性呼吸道疾病不宜根治,建议可以在当地找一家正规的三甲医院,综合采用中医治疗手法治疗,同时配合注意饮食起居,疗效增倍。祝你早日康复。
2016-02-28 00:5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特发性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由Hamman和Rich首先报道,故又称Hamman-Rich综合征,由于本病基础病变为肺泡炎,1964年Scadding提出致纤维化肺泡炎(fibrosing alveoritis)病名,因病因未明,称之为隐原性致纤维化肺泡炎(cryptogenic fibrosing alveolitis,CFA)。多见于中老年人,呈亚急性或慢性过程。由于存在免疫异常及家族性发病史,考虑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遗传有关。急性型可发热,但罕见,预后差,平均存活3年左右,65%~75%死于呼吸衰竭和肺部继发感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