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是否易致肝硬化,如何应对?
我在半年之前的时候检查过一下身体的,当时检查出来我患有病毒性的肝炎,回到家我让全家人都去检查了幸亏没有传染上,所以自那以后我就开始分开碗筷吃饭了,最近听说肝炎很容易会导致肝硬化的,所以感觉很担心的,不知道是不是这个道理的。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病毒性肝炎有导致肝硬化的可能,这与病毒类型、病情控制、生活习惯、是否合并其他疾病、个体差异等有关。 1.病毒类型:如乙肝和丙肝,相对甲肝和戊肝,更容易引发肝硬化。 2.病情控制:若未规范治疗,病毒持续复制,损伤肝细胞,增加肝硬化风险。 3.生活习惯:长期酗酒、熬夜、过度劳累、饮食不健康等,会加重肝脏负担。 4.合并疾病:同时患有脂肪肝、糖尿病等,会影响肝脏代谢,促进肝硬化发展。 5.个体差异:不同人的免疫系统和基因差异,对病毒的抵抗和清除能力不同。 总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毒载量等,遵循医嘱规范治疗,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以降低肝硬化的发生风险。
2025-02-04 19:3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家仁
南京紫金医院
一级
脑复苏专科
-
病毒性肝炎如乙肝,控制得好,病情稳定不会转成肝癌的,如果不治或者是病情恶化,致使肝细胞异变就有可能发展到肝硬化或肝癌。快的一至二年,慢的就说不准,大多数是十六年至28年左右。
2016-02-27 00:3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你好,根据你所说的,你们分开吃,其实是好的,病毒性肝炎是会传染的。如果不及时治疗与防治的话,肝炎是会发展成为肝硬化的。如果你家人没乙肝抗体的话,建议他们都医院去打乙肝疫苗比较好。肝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肝治疗,而五味子的养肝片用在肝炎患者的保肝治疗上,效果非常不错的,可抑制病情的恶化,并能提高肝脏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016-02-26 21:4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基本原因仍然是机体不能有效地清除病毒。其他如过度劳累、营养不良、酗酒、治疗不当、应用损肝药物以及合并血吸虫病等,都可能在促使疾病演变为肝硬化方面起一定作用。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016-02-26 20:0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病毒性肝炎如果不经积极终了,最终会发展为肝硬化,一旦发现要积极治疗。
2016-02-26 17:1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传播范围广泛。我国是高发区,感染率为1/10,按病原学的不同可分为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和戊型肝炎(hepatitis E)。此外,最近还发现第6~8型肝炎病毒,分别命名为庚型肝炎病毒和输血传播的TTV病毒和SENV病毒。其中甲、戊肝表现为急性肝炎,病程自限性,慢性迁延。乙、丙、丁型肝炎常发展成慢性肝炎。庚肝、TTV病毒均为输血后感染。急性病例多在2~4个月后恢复,乙、丙型和丁型肝炎易变成慢性,少数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发生肝细胞癌,重型肝炎病死率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