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用药调整的疑问
性别:男年龄:61病史:3周前诊断糖尿病原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泰白)早晚各一片,拜糖平每餐前1片。1周后,餐前血糖5.6,餐后6.8。2周后,餐前血糖4.8,餐后5.2。医生改用药为二甲双胍缓释片(泰白)早晚各一片,拜糖平每餐前0.5片。不知为何减了拜糖平每餐前0.5片,而没有减二甲双胍缓释片?不知以后有无再减药的可能?减两种药中哪一种,根据什么呢?谢谢。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贺涛 主治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糖尿病患者用药调整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涉及血糖控制水平、药物副作用、患者身体状况、药物作用机制以及治疗目标等多方面因素。 1. 血糖控制水平:当血糖稳定在理想范围且持续一段时间,医生可能会考虑减药。患者目前血糖控制良好,为避免低血糖风险,适当减少拜糖平剂量。 2. 药物副作用:二甲双胍缓释片相对耐受性较好,副作用较少。而拜糖平可能引起胃肠不适等副作用,若副作用明显,也会影响减药选择。 3. 患者身体状况:比如患者的肝肾功能、有无其他基础疾病等。若肝肾功能不佳,可能影响药物代谢,从而影响减药决策。 4. 药物作用机制:二甲双胍主要通过减少肝糖输出、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来降低血糖。拜糖平则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降糖。不同作用机制对血糖的影响程度不同。 5. 治疗目标: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预期的血糖控制目标来调整药物。如果患者年龄较大,治疗目标可能相对宽松,减药的可能性就增加。 总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调整需综合多种因素,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血糖,以便医生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5-02-04 23:1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因糖类在小肠内分解及吸收缓慢,停留时间延长,经肠道细菌的酵解而产气增多,因此可引起腹胀、腹痛及腹泻等。也可引起低血糖。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因糖类在小肠内分解及吸收缓慢,
2016-02-26 00:5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