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生理性因素、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神经功能失调等。治疗方法取决于具体情况,可能无需治疗,也可能需要药物或其他干预。其危害程度也因人而异。 1.生理性因素:如精神紧张、劳累、过量饮酒、咖啡等,通常去除诱因后可恢复,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2.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可能使用美托洛尔、胺碘酮等药物。 3.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等可导致,需纠正电解质失衡。 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类,可能引起,必要时调整用药。 5.神经功能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时可能发生,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心理调节改善。 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不一定都有严重危害,但应引起重视,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025-01-21 04:4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你好,室性期前收缩又称早搏,早搏的危害要根据早搏的次数,不同的人危害各有不同.早搏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功能性早搏多见于健康人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孩子,常因过劳,精神紧张,消化不良,情绪激动或植物神经系统不稳定因素引起,往往因运动或心率加快而早搏消失.器质性早搏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常见于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洋地黄等某些药物中毒,急性感染等,早搏常在运动或心率加快时增多. 功能性早搏一般为良性早搏,次数少于5次的为偶发早搏,一般不会影响心脏的血液排出量和供血,对健康影响不大.如果每分钟6次以上称为频发早搏,一般可以伴排血量减少,出现心脏,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如胸闷,心悸,头晕无力等,这种早搏要是发生在一个原有严重心脏病的人身上,可能会使他很快发生心力衰竭或其他严重情况.所以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到医院检查确诊.一旦发现早搏,应及时到医院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积极消除各种诱因,使症状得到缓解.
2016-02-18 06: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