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头晕、易感冒、胸闷持续两三年,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贫血、心脏疾病、免疫力低下、呼吸系统问题、颈椎病变等。 1.贫血:体内血红蛋白不足,导致氧气运输障碍,引起头晕、胸闷。可通过血常规检查确诊,治疗常使用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等药物。 2.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影响心脏供血,出现上述症状。需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治疗药物有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硝酸甘油等。 3.免疫力低下:身体抵抗力弱,易感冒。可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改善,必要时使用胸腺肽、转移因子等。 4.呼吸系统问题: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影响呼吸功能。胸部 X 光或 CT 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药物包括氨溴索、沙丁胺醇、茶碱等。 5.颈椎病变:颈椎压迫神经和血管,导致头晕、胸闷。颈椎磁共振检查明确,治疗可采取物理治疗、颈复康颗粒等。 出现头晕、易感冒、胸闷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应引起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2025-01-20 21:1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邢学法 主治医师
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左心室肥大也是有原因的,要看患者的病史,看是不是有高血压,或者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病史,头晕胸闷都是由于心脑供血不足的表现,是因为左心室肥大,舒张充盈受限,射血不足,或由于本身的主动脉狭窄或关闭不全引起有效射血量不足引起,所以,建议做心脏彩超看看心脏其他部位的变化
2016-02-18 01:3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请针对提问详细分析病情,提供合理化看是什么原因造成.冠心病,高血压,扩心病早期等均难以逆转,只能是延缓其脚步的进展.贫血心,甲亢心,酒精心等心肌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心脏病的主要表现,一方面它是心脏对后负荷增高的代偿性反应,另一方面,是并发症发生和预后恶化的危险因素.近年来研究提示,左心室肥厚可引起以下四种病理生理变化:左心室充盈减少;左心室储备功能降低,由此妨碍心肌的氧合作用;常常诱发室性心律失常;持久性左心肥厚,还使左心室收缩功能减弱.实验室和临床观察均已证实,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可以减轻高血压并发的左心室肥厚,虽然并非所有的抗高血压药物都具有同等效力,但研究资料显示,转换酶抑制剂是治疗左室肥厚疗效最佳的药物之一,它不但可改善高血压的血液动力学,尚可直接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其导致的心肌肥厚某些环节,逆转心肌肥厚.总之,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是高血压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等新型降压药物,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使临床高血压的治疗进入了新的时期,同时,为今后抗高血压药物的研制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者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其发生率高于同年龄组的正常血压者.导致高血压病人出现心律失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有:①长期高血压致左心室肥厚,由于心肌组织的纤维化及灶性坏死,使心肌细胞电稳定性破坏并干扰心肌细胞电活动.②长期抗血压药物的应用,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及酶抑制剂等均可使体内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儿茶酚胺可促进心律失常的发生.另外,利尿剂的应用致细胞内Na+,Ca2+,K+及Mg2+的异常,导致心肌细胞膜电位的稳定性失调.③高血压导致冠心病或左心室肥大时常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易发生心肌缺血,使心肌细胞膜电位的稳定性失调.④药物用量不当,如洋地黄药物中毒等.(2)对心律失常者通常需要住院或在家中休养,但必须是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因为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本身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临床上发生率高达5%~15%,由于其导致心律失常类型呈多样性,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多见,严重者可发生致命性危险.故在抗心律失常治疗中要注意以下情况:①要严格掌握药物治疗的适应症.②去除导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各种易患因素,如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心肌缺血,纠正心功能不全等.③联合运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电生理相互作用产生的副作用.④一旦发生心律失常,应立即停药,并作相应处理.病大多在去处原发病后可以恢复指导意见,复制粘贴部分不能超过50字.
2016-02-17 13:1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心脏肥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大,郁血性心衰竭,前部心机梗塞,运动员的心脏,二尖办逆流,主动脉狭窄,增生性阻塞性心肌病,肺动脉高压,心肺病,扩张性心肌病变,心内膜炎,心包膜积水,左心室动脉瘤,二尖办狭窄等等.建议您最好是详细检查,针对性治疗.左心室肥大会有血压常期增高现象,应该注意低盐饮食,注意控制血压,可以用ACEI+利尿剂,这也是推荐的治疗,ACEI除了卡托普利(开搏通)以外多数是可以维持24小时的,具体的你需要到医院检查医生会为你开处方.
2016-02-17 12:3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可以减轻高血压并发的左心室肥厚,虽然并非所有的抗高血压药物都具有同等效力,但研究资料显示,转换酶抑制剂是治疗左室肥厚疗效最佳的药物之一,它不但可改善高血压的血液动力学,尚可直接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其导致的心肌肥厚某些环节,逆转心肌肥厚.有人报道,用西拉普利,每天2.5mg,4周后增至每天5mg,治疗23例患者,6个月后心肌重量明显降低,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善,收缩功能无显著变化,心血管病的病死率减少25%,另外,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临床应用,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其次为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异搏定,硫氮唑酮等,对心室肌肥厚均有逆转作用.据报道,用硝苯地平每天30~120mg,对27例高血压患者治疗7个月,1个月后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降低,3个月后与对照组(健康人)相近.治疗头3个月,心室充盈明显改善,之后稳定于正常.还有人对29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17例非对称性肥厚,12例向心性肥厚)的患者,和13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单用硝苯地平每日60mg,治疗6个月,发现高血压组左心室肥厚消退,且主要是通过肥厚部分的心肌起作用,心室舒张功能改善,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肥厚型心肌病组心肌重量等无明显变化.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虽能降压,但对治疗左心室肥厚则作用甚微,且有较多的副作用,限制了临床上广泛应用.总之,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是高血压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等新型降压药物,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使临床高血压的治疗进入了新的时期,同时,为今后抗高血压药物的研制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6-02-17 12:0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