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比值偏高,O 型血 RHD 阳性,咋回事?
凝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7.5(22.7-31.8)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值1.39(0.85-1.20)值显示偏高。我是O型血RHD是阳性 请问这属于什么问题,严重吗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沁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血液科
-
凝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比值偏高,同时血型为 O 型、RHD 阳性,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凝血因子异常、药物影响、疾病状态、生理因素、检测误差等。 1. 凝血因子异常:某些凝血因子缺乏或活性降低,如凝血因子 VIII、IX、XI 等,可导致凝血时间延长。 2. 药物影响: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等,会影响凝血功能。 3. 疾病状态:肝脏疾病、维生素 K 缺乏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可能引起凝血异常。 4. 生理因素:女性生理期、老年人等,其凝血功能可能会有一定变化。 5. 检测误差:采血不规范、检测仪器故障等也可能导致结果偏差。 如果发现凝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比值偏高,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025-04-03 12:3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目的是在术前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无缺陷,以事先有所准备,防止术中大出血而措手不及.人体的止血功能十分重要.当人意外受伤流血时,止血功能迅速发挥作用,使血液凝固堵住伤口而止血,避免血液大量丢失.当患者需要手术时,医师必须事先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如止血功能不健全,患者术中可能会大出血以至发生手术意外甚至死亡.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1,正常参考值:12-16秒.PT异常意义:延长: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以及抗因子ⅡⅤⅦⅩ的抗体.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正常参考值:0.8-1.5.意义同凝血酶原时间.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正常参考值:24-36秒.2,临床应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检查内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Ⅷ,Ⅸ,Ⅺ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们相应的抑制物,同时,APTT也可用来凝血因子Ⅻ,激肽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释放酶原是否缺乏,由于APTT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所以APTT成为监测普通肝素首选指标.
2016-02-14 18:0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