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疾病后出现肾功能不全,能否确诊及原因、能否痊愈和应对方法
2011年11月吃过晚饭后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住院。第二天就好了,但之后头一直晕痛右眼涨痛,2012年6月终于查出是颈椎强直3、4、5、7轻度向后膨出。一直吃颈痛灵做按摩缓解。后胃痛查出喷门溃疡胃红斑渗出。吃了一个月胃。药溃疡好了,胃还是充血。后看眼科考虑青光眼,看神经内科为睡眠障碍,吃安眠药和抗抑郁药,当天胸口束缚感疼痛呼吸不畅。看内科胆囊息肉胆囊炎。2013年2月找正骨大夫复位颈椎和胸椎小关节,眼好了背不痛了能入睡了!感冒后得过肺炎,打了6天头孢,之后因胆囊炎又吃了6天头孢3代。4月9号体检,血肌酐118.4(60-100),考虑肾结石肾积水引起早期肾功能不全,之后跑步发现气不足,呼吸不畅腰酸,当天晚上睡觉前听到腹痛两声爆炸声,感觉血气往脚走。4.14号肾内科查出双肾泥沙样结石待排,肌酐107(60-100),无潜血,尿正常。诊断为肾功能不全开药肾衰宁降肌酐,金水宝护肾,吃了后精神有好转,吃药第二天腰腹痛到现在。想问我的肾功能不全能确诊了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能痊愈?我该怎么办?谢谢湖南长沙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余卫华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三级
肝病门诊/犬伤门诊
-
目前的情况,肾功能不全的确诊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如病史、症状、检查结果等。可能的原因包括肾结石肾积水、长期用药、基础疾病影响等。能否痊愈取决于病因和治疗效果。应对方法包括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调整生活方式等。 1. 确诊依据:需要多次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结合肾脏超声、CT 等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表现来综合判断。 2. 病因分析: 肾结石肾积水:可阻塞尿路,影响肾脏正常功能。 长期用药:如头孢类药物,可能有肾毒性。 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可损害肾脏血管。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肾脏功能会逐渐下降。 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高蛋白饮食、吸烟、酗酒等。 3. 痊愈可能性:如果是急性肾损伤,及时去除病因,有可能恢复正常。但如果是慢性肾功能不全,难以完全痊愈,但通过治疗可控制病情进展。 4. 治疗方法: 去除病因:如治疗肾结石、控制基础疾病。 药物治疗:使用尿毒清颗粒、海昆肾喜胶囊等促进毒素排泄。 饮食调整: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 定期复查:监测肾功能、尿常规等。 5. 生活注意:避免劳累、预防感染、适量运动。 总之,对于肾功能不全,应重视但不必过度恐慌,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改善生活方式,以延缓病情进展。
2025-04-04 05:38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肌酐是肾功能检查中的一项重要的指标。一旦发现血肌酐升高了,除了体内偶尔失水过多或者是劳累过度,休息不好等这些因素以外,有很大可能是您的肾脏出现了问题。因此,我们在检查中发现血肌酐有偏高的现象,要做进一进的检查,看是否是肾脏出现了问题。
2016-02-14 10:0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肌酐是人体正常代谢产物,由肾脏滤过,经尿液排出,少量不能经肾小球滤过的肌酐进入血液,形成血肌酐,血肌酐增高常见于肾脏损坏,甲状腺功能减低、糖尿病等。您的血肌酐超过上限,建议您及时到医院做肾脏功能,甲状腺功能,以及血糖检查,及时作出诊断,以免延误病情。祝您早日康复。
2016-02-14 05:1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你好,血肌酐增高是因为肾脏的功能细胞减少,滤过功能受损,体内的代谢产物不能完全排出,出现血肌酐增高,饮食也会影响检查的结果,最好能检查一下肾小球滤过率,和尿常规。
2016-02-14 04:3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男性的肌酐正常范围好像是114以内吧,你的110是正常的,如果肌酐高代表肾功能不正常,尿素氮不一定。和跑步、俯卧撑基本没关系,可以继续锻炼。注意复查肌酐,可能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多年后会有肾功能损害。
2016-02-13 21:1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往往在体检或其他目的的检查中发现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胆囊后发现,分为炎性息肉和胆固醇性息肉,多数无临床表现,如息肉较大,可出现右胁隐痛,或牵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类似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本病偶可发生息肉样原位癌。胆囊息肉的发病以中青年为主,30-50岁的人群占了总病人数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