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即问即答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潘家绮教授...
快速提问

即问即答

首页 找问题 找医生 专家答疑 健康微窗口 健康热点 查疾用药 健康百问 找名医看诊 预约挂号

潘家绮教授在血液科的研究成果有哪些

动脉粥样硬化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潘家绮 教授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陈爱兰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潘家绮教授在血液科的研究成果丰硕,包括血液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新型治疗药物研发、临床治疗方案优化、患者康复管理等方面。 1.发病机制:深入研究了多种血液病的发病原因,如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改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2.诊断方法:推动了血液科诊断技术的发展,如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在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3.新型治疗药物研发:参与了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工作,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4.临床治疗方案优化:不断探索和优化血液病的治疗方案,如综合治疗在淋巴瘤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5.患者康复管理:注重患者治疗后的康复管理,包括心理支持和生活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潘家绮教授的研究成果为血液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广大血液病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2025-04-02 00:10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在跨度长达40年的弗明汉心脏研究(FraminghamHeartStudy)中,研究者对5070例入选时无心血管疾病的对象进行了随访调查。在这些人群中,超过60%的研究对象年龄大于40岁后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疾病,对于那些年龄超过60岁的研究对象来说,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使寿命缩短8~12岁。随着心肌梗死和卒中治疗费用的增加,价-效比已成为重要的评估方法。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显示,在那些心血管事件10年发生危险大于35%的人群中,控制血压、降脂和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治疗较仅仅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更有效,针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显然需要多因素治疗。因此,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患者将来的治疗可能包括长期抗血小板治疗,1994年ATT研究荟萃结果证实:对广大的高危患者都应该考虑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长期治疗,其相对危险降低达25%,这一结果肯定了抗血小板药物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性事件的必要性,同时在抗血小板药物中ADP受体拮抗剂优于阿司匹林(比值比为12%)。2002年ATT荟萃研究中包括CAPRIE研究在内的相关临床研究,这些研究共有35000例患者参加。结果再次证实:在所有高危患者中,抗血小板治疗使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减少达34%,这就意味着在阿司匹林相对危险降低25%的基础上又降低了近8.7%,CAPRIE研究是唯一一项氯吡格雷与阿斯匹林直接比较的临床研究,说明新型ADP拮抗剂氯吡格雷拥有更高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图2)。阿司匹林剂量为30~1500mg不等,ATT荟萃研究结果指出,阿司匹林剂量小于75mg时疗效不确定,反之,当阿司匹林剂量为325~1500mg时也并不能更有效地预防血栓事件的发生。图2. 不同口服抗血小板制剂相对于阿司匹林的效果

    2016-01-30 22:54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在1998年发表的CAPRIE(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在缺血性事件危险患者中的比较)研究中,我们了解到了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重要特征——其常常发生于1个以上的血管床(图1)。该研究显示约26%的患者至少在2个血管床有缺血性血管病变,3.3%的患者在所有3个血管床都有病变。同年,F.Guillot和O.Moulard研究估计,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从1997年到2005年将上升约1/3。发生率的增加部分可以用人口老龄化来解释,同时还可归因于首次缺血事件发生后生存率的提高。在2001年,SYusuf医生及其同事们的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可能危险因素包括全身状况紊乱、缺少运动、合并疾病和遗传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中的大多数在西欧和新兴工业化社会中尤其常见。图1.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常见于1个以上的血管床

    2016-01-30 14:56
就医问药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较少见的一种动脉硬化类型,主要影响小动脉壁的内层和中层。动脉粥样硬化仅是动脉硬化的一种类型,因此习惯上简称为“动脉硬化”,而将说明其特点的“粥样”两字简化掉,极不妥当。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在上述病变过程中,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和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和钙化。 查看全文»

心肌缺血 动脉硬化
推荐医生 更多»
  • 杜志民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冠状动脉的介入诊断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性疾病及其危险因 详情»

  • 贾三庆

    主任医师 教授

    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治,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心 详情»

  • 常谦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擅长:主动脉疾患、冠心病、瓣膜病、先心病。 详情»

推荐用药 更多»
立普妥

疗效: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性高...

弹性酶肠溶片

疗效:临床用于Ⅱ和Ⅳ型高脂血症(尤...

专家咨询 更多>
刘丽

刘丽 / 主任医师

擅长: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浅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急性下肢动脉血栓、颈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及雷诺氏病等周围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手术治疗。

预约挂号
刘和平

刘和平 / 主任医师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永 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化学消融术、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高位硬膜外去交感神经阻滞术。

预约挂号
李凤伟

李凤伟 / 副主任医师

擅长:擅长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化、精准化、个体化、高端化、需求化治疗。可根据病情选择采用隐形小切口、硬化、激光、射频等国内外的微创手术方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预约挂号
医院问答 更多>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为什么龟头有点痒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为什么阴茎向下弯曲

衡水男科医院 2023-12-17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夜尿频多是什么原因导致

包头世纪泌尿专科医院 2023-12-18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我爸烟龄30年,酒龄8年

平顶山儿科医院 2024-01-24
脑缺氧会嗜睡吗?

脑缺氧会嗜睡吗?

内蒙古精神病医院 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