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发现血压高且血检异常该怎么办
昨天中午发现头晕,就去量了血压高压170低压105,今早做了血长规甘油三酯1.93总胆固醇4.17全血粘度值1为5.87,2为7.93,3为14.01,4为32.27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澍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级甲等
心律失常中心
-
头晕且血压高(170/105mmHg),血检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全血粘度值异常,可能是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引起,也可能与生活方式、遗传等有关。需要综合判断,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 1.疾病介绍: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高血脂则是血液中脂质成分异常增多。长期高血压、高血脂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2.生活方式调整:低盐低脂饮食,减少钠盐和油脂摄入;适量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戒烟限酒;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 3.药物治疗:常用降压药有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美托洛尔片等。降脂药可选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但药物使用需遵医嘱。 4.定期复查:监测血压、血脂、血粘度等指标,了解病情变化,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5.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大幅波动;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总之,出现头晕、血压高和血检异常需要重视,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和管理,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025-03-31 15:5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原发性高血压就是原因不明确的高血压.症状一般是头痛,头晕.平时低盐饮食,避免情绪激动,多很多,少吃脂肪类食物.
2016-01-29 13:2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所谓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症,通常简称为高血压.我国所采用的高血压定义是以收缩压大于或者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者90mmHg为准.
2016-01-29 11:5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原发性高血压,就是没有或查不出病因的高血压类型.多见于年轻人患者.需要以生活习惯改变为主,可以控制血压.药物只是辅助的.
2016-01-29 10:1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这类高血压是由于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起的,不少学者认为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可能是主要的发病原因.外界的和内在的各种不良刺激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神经类型,遗传因素,缺乏适当休息和运动,摄入过多的食盐,肥胖等,可以导致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控制失调,使大脑皮层和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调节作用发生紊乱,引起全身小动脉的痉挛,周围血管阻力持续增高等,长期下去就形成了高血压. 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确切原因还不能断定,但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后,可在动脉系统,脑,心,肾等器官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损害,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危害也主要在此. 高血压病人全身动脉都可发生一定的变化,尤其是全身小动脉的长期痉挛,可能使血管壁发生营养不良性变化,内膜下蛋白性物质沉积,纤维组织增多,中膜肌层肥厚,动脉弹性减低,以致管腔变窄.由于小动脉内的变化,管腔内的沉积增厚变窄,很似透明的“玻璃样”,所以医学上称此为“玻璃样改变”.大,中型动脉的变化沉积,变窄,很似米粥斑块贴附在上,所以称为“粥样变”.脑小动脉痉挛和中型动脉的粥样硬化,都会引起脑供血不足,最后可致脑出血,脑血栓和脑软化,蛛网膜下腔出血. 患高血压病时,因为小动脉痉挛,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心脏为了维持畅通的血液循环,必须加倍努力地收缩,才能使血液达到各处,其结果必然使心脏过于劳累,左心室肥厚以至扩张.肾脏则因肾小动脉硬化,形成肾缺血,最后产生高血压素,促使全身小动脉痉挛,这样又加重了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肾脏长期缺血,发生营养不良变化,肾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2016-01-29 06:4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原发性高血压? 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不同地区、种族及年龄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不同。工业化国家较发展中国家高,同一国家不同种族之间也有差异,例如美国黑人的高血压约为白人的两倍。血压水平随年龄而增高,尤其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人较为常见。5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的三次普查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1959年为5.11%,1979年为 7.73qb.1991年为11.88%,呈明显上升趋势,推算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一亿人,但与西方国家相比(平均15%~20%),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仍较低。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还显示,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高原少数民族地区患病率较高。男女两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别不大,青年期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稍高于男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