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岁有 0.3mm×0.3mm 胆结石,常吃咸菜,能食疗消除吗?喝低脂牛奶怎样?
我28岁,身体内有个0.3mm×0.3mm的胆结石。平时虽然喝水比较多,但可能喜欢吃咸菜,这会造成胆结石长大吗?有食疗的方法消除胆结石吗?第一次问题补充:低脂牛奶行吗?睡前2-4小时饮用行吗?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凤霞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三级
肝病一科
-
胆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饮食、生活习惯、遗传等。常吃咸菜可能会有影响,食疗一般难以消除胆结石。低脂牛奶可以适量饮用,但睡前 2 - 4 小时饮用要慎重。 1. 饮食因素:高盐饮食如咸菜,可能影响胆汁成分,增加胆结石风险。应减少高盐食物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2. 胆结石形成原理:胆汁成分改变、胆囊收缩功能异常等都可能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等物质析出形成结石。 3. 治疗方法:较小无症状的胆结石,可先观察,定期复查。若有症状或结石增大,可能需药物治疗,如熊去氧胆酸、消炎利胆片、胆宁片等。 4. 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运动,有助于预防胆结石进展。 5. 低脂牛奶:可以喝,但睡前 2 - 4 小时饮用可能影响消化,加重胆囊负担。 胆结石患者要综合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复查,遵循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03-26 00:4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胆系感染是形成胆囊结石的最常见原因,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经常同时存在,互相影响,也可以这样说,胆囊炎症为结石形成创造了条件。
2016-01-23 20:1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胆结石食疗方大金钱草蒸猪肝组成:大金钱草60克,猪肝250克,狗宝1.5克用法:金钱草、狗宝洗净,捣碎研成细末,猪肝洗净,入沸水中氽透,用凉水冲洗干净,沥去水分,切成片,放在碗内,撤上药末,拌匀,加葱节、姜片、清汤,入笼中蒸30分钟左右,取出,泌出汤汁,加食盐、味精调味,用以佐餐。作用:疏肝利胆;适用于胆道结石。玉米须茶组成:玉米须50克用法:将玉米须洗净,晒干,剪成小段,开水冲泡,代茶饮用。作用:清热利胆;适用于胆道结石。白茅根炖肉组成:鲜白茅根50克,猪精肉500克用法:白茅根、猪肉洗净,肉切片,白茅根切成小段,一同入砂锅中,加葱、姜、清水适量,先用大火烧沸,再用小火婉至肉熟烂,除去葱、姜、白茅根,加入精盐、味精,吃肉喝汤。作用:清热利湿;适用于肝胆湿热,胆道结石,胁痛隐隐。金钱草粥组成:新鲜金钱草60克,粳米50克,冰糖15克用法:金钱草洗净,水煎取汁,粳米淘洗干净,倒入药汁,加水适量,煨煮成粥,入冰糖攒拌溶化,随宜服食。作用:清热祛湿,利胆退黄;适用于湿热蕴积于肝胆,胆道结石,肋下常痛,厌食油腻。胆石通糖浆组成:郁金15克,广木香15克,黄芩15克,茵陈25克,川楝子9克,虎杖30克,玉米须20克,白糖适量。用法:以上七味药物共入砂锅中,加清水煎,滤取药液,浓缩,白糖溶化倒入即成,时时服饮。作用:清肝利胆;适用于肝胆气滞,胆道结石。参考资料:中国食疗网
2016-01-23 12:0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你好给你点参考资料: 胆囊炎、胆结石和脂肪饮食 胆囊炎、胆结石是常见的疾病。大多数胆囊炎的发生,都因胆囊内存在着结石,阻塞了胆囊管,使胆汁排出不畅,继而发生细菌感染,形成胆囊炎。也有一部分病人,胆囊内并无结石,细菌由肠道或由血循环进入胆囊而形成胆囊炎。胆囊炎的病人由于胆汁成分改变、胆汁浓缩,以细菌和炎性坏死物质为核心,也易形成胆结石,故胆囊炎、胆结石常伴随存在。 许多人都知道胆囊炎、胆结石的病人应忌脂肪饮食,这是为什么?胆囊手术后,是否还要忌脂肪饮食呢?为什么有些检查和治疗又需要吃些脂肪餐?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了解胆囊、胆管的解剖和生理。 胆囊是位于肝脏下方的一个梨形的囊袋,肝脏每天平均产生约800毫升胆汁,除少量胆汁直接流入十二指肠外,绝大部分经胆囊10倍浓缩后贮存于胆囊中。胆囊收缩时,将胆汁从胆囊经胆囊管挤入胆总管,并进入十二指肠内,帮助食物的消化吸收。 饮食中的脂肪进入十二指肠时,能刺激肠粘膜释放出一种“缩胆囊素”的物质,使胆囊收缩,排出胆汁。但如果胆囊内有结石或胆总管结石阻碍胆汁的正常排出,胆囊强烈收缩时,便可引起剧烈的疼痛,甚至诱发胆囊炎或胆管炎的发作。部分胆囊内带菌者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亦可发病。 由于胆囊炎的病人,绝大多数伴有胆结石,所以患胆囊炎、胆结石的病人,要忌脂肪饮食,以免诱发疼痛和胆囊炎的发作。 胆囊是浓缩和贮存胆汁的场所,作过胆囊切除的病人,进脂肪食物时,由于没有浓缩胆汁进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部分病人会出现腹泻。此外,作过胆囊切除的病人,胆总管常常扩张,以部分地代替胆囊的功能。如果胆管代偿功能失调,则在进食脂肪饮食后,也可出现类似胆绞痛等症状,所以胆囊切除术后的病人,也应该忌脂肪饮食,至少在手术后的1~2年内,应该忌脂肪饮食。 患胆囊炎、胆结石的病人,要了解胆囊功能情况,需口服碘番酸或碘阿酚酸片等药物作胆囊造影检查。药物经肝随胆汁排出,进入胆囊,浓缩后,胆囊阴影便可在X线片上显示出来。进食脂肪餐后,若在30~40分钟内缩小为原来的l/3或l/4,则说明胆囊功能正常。在胆囊功能良好的病人,如果仅有1~2颗,大小在2厘米内的结石,可以采用体外震波碎石的方法,使大结石碎成颗粒状,再服鹅去氧胆酸溶解结石,这时,脂肪饮食能使胆囊收缩,将碎石和胆汁一起排入肠道中,随粪便排出。此时吃脂肪饮食,却是治疗的需要。因此,了解胆囊、胆道的解剖和生理,就能正确地理解胆囊炎、胆结石与脂肪饮食的关系了。 震波能治胆结石 胆结石是常见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然而,许多病人都希望能够用非手术方法消除胆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机的问世,给一部分胆结石病人带来了福音。利用液电、压电或磁电效应制成的体外震波碎石机,能在体外发出高能震波,穿过人的皮肤和组织,将能量聚集在结石部位,使结石粉碎,加上口服溶石和利胆的药物,使碎石溶解或排出。这种不要开刀又无痛苦的治疗方法,深受广大病人的欢迎。 然而并非所有的胆结石病人,都可以用体外震波治疗。需符合下列条件才能用此法治疗:第一,胆囊结石直径在12毫米以下者1~3颗,13~20毫米者1颗;第二,口服胆囊造影剂时,胆囊浓缩和收缩功能良好,而且是含钙量小,能透过X线的阴性结石;第三,在碎石机的B型超声图像上,能清楚地显示出胆囊的轮廓和结石的位置。此外,经过胆道造影检查发现的胆总管、左右肝管、范围局限的肝内胆管结石,如果能够在碎石机的B超图象上显示出来,也可以用体外震波碎石机治疗, 如果有下列情况者,则不能或不宜作震波治疗。如口服胆囊造影剂时,胆囊不显影,胆囊内有含钙量高不能透过X线的阳性结石,单颗胆囊结石的直径大于25毫米,胆囊多发性结石,胆囊结石伴有胆总管结石,广泛性肝内胆管结石等。 胆囊结石经震波治疗后,要继续服用熊去氧胆酸,并在结石消失后3个月内,仍需继续服用。应注意饮食,少吃油腻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应定期做B超检查,观察有无结石再生,以便及时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可服用溶石药物,再次复震治疗或改用手术治疗等。胆管结石经震波治疗后,要服用舒胆通、利胆醇或中药等利胆药物,以便结石排出。并定期做B超复查,必要时,做胆道造影检查,以了解结石消失情况。 牛奶可防胆结石 临睡前喝一杯全脂牛奶,可防胆结石。因为牛奶能刺激胆囊,使其排空。这样胆囊内胆汁就不易潴留、浓缩,结石就难形成。 胆道结石分哪几种类型? (1)按胆石内所含成份可分三类: ①胆固醇结石:由于胆汁中所含的胆固醇过多,溶解不掉而逐渐沉积。单发者居多,质地坚硬、呈圆形或椭圆形,结石内约含胆固醇98%,外观呈淡黄色或灰黄色,表面光滑,光彩很好看,切面有放射状线纹。也有多发结石呈多面或粒状,X线平片不显影。 ②胆色素结石,是我国最多见的一种结石。形状不定,质软易碎,剖面无核心或分层,称“东方型结石”。结石由胆色素、钙盐、细菌、虫卵等组成。结石的大小不等,小的像泥沙,大的有黄豆大小,外表为黑色或棕红色,数目较多,体积较小,常常随胆汁的排放流动,成为胆总管结石。 ③混合性结石:不论是胆色素结石或胆固醇结石,在结石形成后,又可以在原来的结石外面,再有胆固醇或胆色素、钙盐的沉积,从而形成胆色素胆固醇混合性胆石。由于所含成份比例不同,可表现各种颜色和形状,一般多见的为球形或多面形,颜色有灰白色、黄色、棕色、黄绿色、黑色,剖面为层状,各层色调不一,X线平片常可显影。 我国的胆结石根据各地报道,混合性结石最多,胆色素结石次之,胆固醇结石最少。由于胆石可堵塞各种不同部位,所以引起胆石症的症状也各不相同。这与胆石的大小、位置、有无炎症有很大关系。 (2)按结石所在部位可分为胆囊结石、总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三种: ①胆囊结石:多为胆固醇和混合性结石。胆石在胆囊内,一般不引起黄疸,也不产生绞痛(除非卡住了胆囊管)。患者平时偶有中上腹或右上腹的饱闷感,有时有嗳气、嗳酸、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在吃油腻食物后,症状可以加重。也有部分病人可以终身没有症状。 ②总胆管结石:多见于胆红素结石。胆石可以原发于总胆管,也可以来自胆囊或肝内胆管。当胆石在总胆管内卡住时,病人出现疼痛,常有黄疸、寒战、发热,大便呈灰色,小便颜色加深如浓茶一样。如此时又有总胆管炎症时,就能导致高热、昏迷等严重征象。当胆石移动位置或从胆道口排到十二指肠内,病人的黄疸及炎症症状都可趋向消退。 ③肝内胆管结石:多为胆红素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占胆石症的15%左右。由于胆石较小,呈泥沙样,容易往下流动,因此多数同时有总胆管结石。病人常从幼年时就有反复发作的腹痛、发冷、发热、黄疸等病史。这是由于胆石阻塞了胆汁的流通,胆汁被阻塞不能排出,就转而进入血液中,这时病人的眼睛、皮肤就会发黄。医生把这种现象叫作“梗阻性黄疸”。也因为胆道被阻塞,时间一长,讨厌的细菌就乘机在胆道中繁殖产生毒素,引起胆道炎。还能进一步侵入全身,引起中毒、休克、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神志淡漠、白血球超过20.0×109/L,体温达39℃以上,医学界把这种现象叫“重症胆管炎”。其他还能上行感染引起肝内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等。 人为什么会发生胆结石病? 胆结石病即胆道内胆汁的某些成分(胆色素、胆固醇、粘液物质及钙等)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析出、凝集而形成石头导致的疾病。结石可以发生在胆道的任何部位。但是大多数人是不会发生胆结石病的,这是因为胆结石的生成必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在胆道内形成结石。胆结石的发生与饮食、感染、胆汁停滞等因素有关。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因素可能促进胆结石病的发生呢?①长期食入高糖、高脂膳食者,可造成胆汁中三种脂类(胆固醇、卵磷脂、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过饱和而引起胆固醇结石。②与胆固醇结石相反,惯用低蛋白、粗碳水化合物饮食者容易发生胆色素结石。在农村,沿海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胆红素结石的发病率高。胆汁培养带有大肠杆菌生长,大肠杆菌在繁衍过程中产生酶,超过胆汁中存在的葡萄糖二酸-1、4-内酯对其的抑制作用;使结合胆红素水解,而形成胆红素结石。胆结石的形成是一个慢性复杂过程,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胆囊内为什么会生石头? 胆石症虽然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人们研究它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到现在为止医学家还不能很明确地指出胆石形成的直接原因究竟是什么?目前专家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点因素: (1)胆汁中主要成分比例失调:胆汁中的成分上面已说过,除水以外,固体成分有胆盐、胆固醇、卵磷脂等三种主要化学成分,混在一起呈粘稠状态。大家都知道,水与油是不相容的。胆固醇是脂类物质,它也就不溶于水。正常人的胆固醇之所以能够比较稳定地溶解在胆液中,主要因为胆汁中有足够的胆盐和卵磷脂形成了胶粒的缘故。如果胆液中胆固醇增多,或者胆盐和卵磷脂减少,它们之间的比例失调,胆固醇就过剩了,就形成了胆固醇结晶。又因为它们相互聚拢,越聚越多,这样,就逐渐形成了结石。另外如果饮食中热量(热卡)过高,糖的比例过高,也会抑制肝脏分泌胆盐,胆固醇就溶化不了。又如在饮食中胆固醇(肝、蛋、肉类等)含量多,胆汁中胆固醇的分泌量就增高2~3倍,这样胆固醇在胆汁中呈“过饱和”状态。这种胆汁在医学上称为“致胆石性胆汁”。这种结石称胆固醇结石。 (2)胆道蛔虫症:日本学者对手术取出的胆红素钙结石进行研究,发现结石内55%有蛔虫卵。我国青岛某医院对413例胆石进行解剖,发现以蛔虫残体为核心而形成结石占70%~84%,湖州第二医院一护士长,曾把术中取出的胆石10粒,锯成两半,发现石头里有蛔虫残体5粒,在显微镜底下观察,发现有团团蛔虫卵及蛔虫角皮3粒,以上说明蛔虫是形成胆石的重要因素之一。 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小肠里有多种细菌,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因此粘附在蛔虫体上的细菌也以大肠杆菌为最多。而蛔虫又有一个特殊的习性,就是见孔就钻,无孔不入。十二指肠中有一个地方叫十二指肠乳头,它是一个很小的细孔,该处是蛔虫从肠道钻入胆道的必经之路。尖头尖脑的蛔虫常常拼命地往胆道里钻。蛔虫钻进胆道以后,有的大批产卵,有的很快死掉,腐烂变黑,变成段段残体。残体和虫卵这些异物,有的受胆道运动的影响和胆汁流动的作用,自然地排入肠道;有的阻塞胆道、存留在胆道里,逐渐形成为结石的核心。这时随着蛔虫进入的大肠杆菌,把胆道作为活动的温床,趁机繁殖起来,引起胆道发炎、水肿,使分泌物增多、凝聚,起到形成结石的网架作用。又因为大肠杆菌能释放一种酶,纷纷出来捣乱,东窜西撞,把胆汁中原来的结合胆红素大大地破坏了,变成了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与胆汁中的钙相结合,形成微小颗粒往下沉淀。在沉淀过程中,微小颗粒通过由糖蛋白形成的网架而相互聚拢、淤积,包在以异物为核心的周围。一层又一层,一层包一层,就像滚雪球似地越来越大,胆结石就这样形成了,这就是混合结石。 胆汁慢性淤积而形成结石。 (5)精神状态:长期精神紧张、抑郁会使内脏植物神经紊乱,影响胆囊功能,造成胆汁淤积。因为精神不愉快会导致抗病白细胞减少,从而破坏体内免疫系统的功能。专家们观察过一组失去妻子的男子,在头14个月中,他们的白细胞数明显减少。 (6)遗传:已证实胆石症的下一代发病率高于一般人,其中部分遗传者主要因胆汁中先天性胆酸盐含量过低,使胆固醇非常容易过饱和而不容易溶解,析出形成结石。 胆结石中由哪些成分组成? 胆石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但胆结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至今仍然是一个谜。目前,许多科学家正致力于胆石症的研究,企图了解胆结石形成的原因和确切的过程,并以此来寻求预防和治疗胆石症的有效方法。研究胆石症的原因,首先要弄清胆结石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现代分析化学的进步,为研究胆石成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通过应用化学微量定量分析、红外光谱、原子发射和原子吸收光谱、电子探针,以及质子激发X线发射分析等各种现代科技方法,发现胆结石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包括胆固醇、胆红素钙、碳酸钙、磷酸钙、磷脂、蛋白质,以及铜、铁、锰、锌、铅、锶、钛、铬和镍等多种金属元素
2016-01-23 08:2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胆结石食疗方大金钱草蒸猪肝组成:大金钱草60克,猪肝250克,狗宝1.5克用法:金钱草、狗宝洗净,捣碎研成细末,猪肝洗净,入沸水中氽透,用凉水冲洗干净,沥去水分,切成片,放在碗内,撤上药末,拌匀,加葱节、姜片、清汤,入笼中蒸30分钟左右,取出,泌出汤汁,加食盐、味精调味,用以佐餐。
2016-01-23 05:4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