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水吃药仍疼痛,不想运动,如何药物解决
帮忙看下图片吧,急,挂了俩天水,还是痛,怎么办。医院还开了中药在吃,喝了一袋了,还是疼,怎么办。运动让他运动就是觉得疼,不想运动,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药物解决的,不要手术什么的这些,跪求解决。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谢乙团 副主任医师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脑血管病科
-
疼痛症状在经过输液和服用中药后仍未缓解,不想通过运动改善,可考虑疾病本身未得到有效控制、药物未完全起效、存在个体差异对药物不敏感、病情较复杂以及心理因素影响等。 1.疾病本身未得到有效控制:部分疾病发展有其过程,即使治疗,症状可能不会立刻消失。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调整治疗方案。 2.药物未完全起效:药物发挥作用需要一定时间,可能还未达到最佳疗效。 3.个体差异对药物不敏感: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可能需要更换药物。 4.病情较复杂:可能存在多种病因或并发症,导致单一治疗效果不佳。 5.心理因素影响:对疾病的担忧、焦虑等不良情绪可能加重疼痛感受。 总之,对于持续不缓解的疼痛,建议及时复诊,与医生充分沟通,完善相关检查,综合评估病情,以便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病情恢复。
2025-03-24 01:20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你好,尿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肾结石治疗方法很多,如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治疗等,但各种治疗方式都有自己的适应症.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考虑尿路结石的大小,位置,数量等因素.1.药物治疗:口服溶石药物,促进结石排出,具有保护肾功能并能修复损伤,改变体内环境及尿液性状的作用,但对于0.5cm以上结石往往见效慢服药效果不理想,有时还会反复疼痛发作.2.体外冲击波碎石:它避开发药物及手术治疗的缺点,在监视器下能准确击碎经石达到治疗目的,一次治疗只需30分钟,不用住院,对人体无损伤,不影响工作生活.所以对于直径在0.5厘米以上的结石,多采取碎石后,再服用药物促进排石,这样见效快,效果好.3,手术治疗:1)传统手术:通过手术切开直接将石头取出,是以往外科常用的方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症,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手术,另外开刀对人体损伤大,要很长一段时间住院休息,术后结石部位由于疤痕不平积聚残留容易造成结石反复发作,因此随着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不愿意选择手术.2)弹道式腔内碎石术:利用先进的内窥镜技术直接将石头击碎取出,并注入药物消炎,适用于各类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肾结石,术后复发结石,老年人结石等.1,输尿管镜取石可以一次性治疗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治疗时间短,只需15-30分钟,损伤小,安全;2,经皮肾镜取石术只有0.5cm的刀口;恢复快,术后5小时即可下床活动,只需住院3-5天,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6-01-20 06:3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尿路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男性多于女性,约4~5∶1.形成机制未完全阐明,有多种学说.复发率高.对多数结石尚无十分理想的预防方法.尿石症发病有地区性.在我国多见于长江以南.北方相对少见.近三十年来,我国上尿路(肾,输尿管)结石发病率显著提高,下尿路(膀胱)结石日趋少见.膀胱结石中,原发性结石明显少于继发性结石.近十年来,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有了迅速发展,90%左右的尿路结石可不再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尿路结石的形成机制尿路结石在肾和膀胱内形成.上尿路结石与下尿路结石的形成机制,病因,结石成份和流行病学有显著差异.上尿路结石大多数为草酸钙结石.膀胱结石中磷酸镁铵结石较上尿路多见.虽然部分肾结石有明确的原因,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海绵肾,痛风,异物,长期卧床,梗阻和感染等,但大多数钙结石的形成原因目前仍不能完满解释.成核作用,结石基质和晶体抑制物质学说是结石形成的三种最基本学说.根据上尿路结石形成机制的不同,有人将其分为与代谢因素有关的结石和感染性结石.代谢性结石是由于代谢紊乱所致,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各种原因引起的高尿钙症,高尿酸尿症和高草酸尿症等.高浓度化学成份损害肾小管,使尿中基质物质增多,盐类析出,形成结石.感染性结石是由于产生尿素酶的细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而产生氨,使尿液碱化,尿中磷酸盐及尿酸铵等处于相对过饱的状态,发生沉积所致.细菌,感染产物及坏死组织亦为形成结石之核心.影响尿路结石形成的因素许多因素影响尿路结石的形成.尿中形成结石晶体的盐类呈超饱和状态,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不足和核基质的存在,是形成结石的主要因素.(一)流行病学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社会经济地位,饮食成份和结构,水分摄入量,气候,代谢和遗传等因素.上尿路结石好发于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发病年龄高峰为35岁.女性有两个高峰,30岁及55岁.在二次世界大战时,上尿路结石发病率降低,而其间隙期间以及近四十年来发病率大大上升,提示与经济收入和饮食结构变化有关.实验证明,饮食中动物蛋白,精制糖增多,纤维素减少,促使上尿路结石形成.大量饮水使尿液稀释,能减少尿中晶体形成.相对高温环境及活动减少等亦为影响因素,但职业,气候等不是单一决定因素.(二)尿液因素1.形成结石物质排出过多:尿液中钙,草酸,尿酸排出量增加.长期卧床,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再吸收性高尿钙症),特发性高尿钙症(吸收性高尿钙症-肠道吸收钙增多或肾性高尿钙症-肾小管再吸收钙减少),其他代谢异常及肾小管酸中毒等,均使尿钙排出增加.痛风,尿持续酸性,慢性腹泻及噻嗪类利尿剂均使尿酸排出增加,内源性合成草酸增加或肠道吸收草酸增加,可引起高草酸尿症.2.尿酸性减低,pH增高.3.尿量减少,使盐类和有机物质的浓度增高.4.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含量减少,如枸橼酸,焦磷酸盐,镁,酸性粘多糖,某些微量元素等.(三)解剖结构异常如尿路梗阻,导致晶体或基质在引流较差部位沉积,尿液滞留继发尿路感染,有利于结石形成.(四)尿路感染大多数草酸钙结石原因不明.磷酸钙和磷酸镁铵结石与感染和梗阻有关.尿酸结石与痛风等有关.胱氨酸结石是罕见的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尿中排出大量胱氨酸所致.尿结石成分及其性质草酸钙结石质硬,粗糙,不规则,常呈桑椹样,棕褐色.磷酸钙,磷酸镁铵结石易碎,表面粗糙,不规则,灰白色,黄色或棕色,在X光片中可见分层现象,常形成鹿角形结石.尿酸结石质硬,光滑或不规则,常为多发,黄或红棕色,纯尿酸结石在X光片中不被显示.胱氨酸结石光滑,淡黄至黄棕色,蜡样外观.病理生理尿路结石所致之病理生理改变,与结石部位,大小,数目,继发炎症和梗阻程度等因素有关.尿路结石在肾和膀胱内形成.绝大多数输尿管结石和尿道结石是结石排出过程中,停留在该处所致.尿路结石可引起泌尿系统直接损伤,梗阻,感染和恶性变.肾盏结石可在原位而不增大.亦可增大并向肾盂发展.当肾盏颈部梗阻时,导致肾盏积液或积脓,进一步引起肾实质感染,疤痕形成,甚至发展为肾周感染.肾盏结石亦可进入肾盂或输尿管.结石可自然排出,或停留在尿路某一部位.当结石阻塞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或输尿管时,可引起急性完全性梗阻或慢性不完全性梗阻.前者在及时解除梗阻后,可无肾脏损害.慢性不完全性梗阻导致肾积水,使肾实质逐渐受损而影响肾功能.较大的肾盂结石对肾实质和肾功能的损害轻微.结石可损伤尿路粘膜导致出血,感染.在有梗阻时更易发生感染.感染与梗阻又可促使结石迅速长大或再形成结石.结石在肾盂或膀胱内偶可引起恶变.结石在肾内逐渐长大,充满肾盂及部分或全部肾盏,形成鹿角形结石.可继发感染,亦可无任何症状.
2016-01-20 04:4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你好:结石直径小于1厘米,周边光滑,无明显尿流梗阻及感染者,可以大量饮水:增加尿量冲洗尿路,促进结石向下移动,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淀.中草药治疗:针刺方法:增加肾盂,输尿管的蠕动,有利于结石的排出.经常作跳跃活动,或对肾盏内结石行倒立体位及拍击活动,也有利于结石的排出.结石直径过大可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疗法祝你早日康复
2016-01-20 02:4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你好,具体情况需要到医院检查后才能明确治疗方案,
2016-01-19 21:0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结石病? 结石病是人体异常矿化所致的一种以钙盐或脂类积聚成形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表现为人体导管腔中或腔性器官(如肾脏、输尿管、胆囊或膀胱等)的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常见的结石有胆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胰导管结石、唾液腺导管结石、阑尾粪石、胃石、包皮石和牙石等。 查看全文»